奮鬥是青春應該有的樣子
——參加“青春·奮鬥——‘青年傳習社’走進中國人民大學”線下分享活動體會
鄭德華 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共産黨歷史專業2017級本科生
奮鬥的青春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是我在聽完三位嘉賓的分享之後一直思考著的問題。在活動過程中,陶文昭教授、劉仰先生和劉瑞明研究員分享了各自的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對於陶教授來講,他的青春正值祖國撥亂反正,改革開放之初。當年的“老三屆”們積極把握住了高考恢復的契機,進入大學,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服從國家的需要和安排,留在了高校任教,並在上個世紀後期撐起了中國高等教育的一片天。可以説,陶教授的青春是在為中國高等教育獻身服務的過程中度過的。
劉仰先生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同樣是當年恢復高考的幸運兒,只不過他選擇成為了一名作家,用自己的文筆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現如今,他還是一名評論家,用犀利的筆觸幫助我們看清社會現象的本質。劉瑞明研究員則屬於另一個時代。80後的他在學術道路上成就頗豐,現今在智庫裏為國家治理建言獻策。
在分享中,陶教授特別強調為黨和祖國服務;劉仰先生叮囑我們保持定力,不要隨波逐流;劉瑞明研究員強調不要沉溺於安逸的生活,要敢於挑戰自我。儘管側重點不同,但是三位嘉賓的主旨都是強調奮鬥的重要性。聽完三位嘉賓的分享,我陷入了沉思。面對快速發展的時代,90後以及00後的新生代青年們,特別是高校大學生們又該怎樣在青春裏奮鬥?
我想,三位嘉賓的經驗依舊不過時。當代中國的最大主題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堅定跟黨走、樹立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是時代的應有之義。有了理想和抱負,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剛健有為、自強不息。不管我們將來投身什麼事業,從事什麼職業,為祖國和人民服務都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
坐而論道,更要起而行之。然而,我們所處的環境是複雜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相比陶教授年輕時尚且貧窮與落後的中國,今天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富裕且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貧窮不再限制我們的想像力。今天的大學生享受著黨和國家提供的優渥的學習條件,我們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更多的知識可以追求。相應的,我們也承擔著更多的社會期待乃至世界的期待。但是,我們也必須保持定力,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守住本心。
在網際網路和新媒體包圍下成長起來的我們,面對著多元化的輿論,面對著消費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的潛移默化。在這種環境裏,很多年輕人肆意地嬉笑怒罵,為尺寸電子屏所奴役。在外賣的“滋養”下的一部分大學生們,在便利的生活中逐漸增長了惰性,消磨了“血性”。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重拾青春該有的激情與活力,成為了一個亟待回答的命題。對此,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間,心無旁騖求知問學,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在我看來,惜時為學,就是當代大學生最大的“政治”。不管我們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方向,充實、踏實地四年大學生活都是大學生的最正確選擇。
總而言之,心存高遠又心無旁騖,我們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而是會在回憶青春時為自己曾經的奮鬥留下熱淚。(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