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理】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思想指引世界進步
陳向陽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長、研究員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世界秩序重塑與中外良性互動,兼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世界進步潮流,對外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形成了涵蓋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環境五大領域,跨越雙邊、區域、周邊、全球多個層次的思想體系,使之成為當代中國對外工作的核心理念與鮮明旗幟,極大彰顯當今中國領袖的“大國擔當”與“天下情懷”。
習近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思想主要體現在其在國際國內重大場合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如下三次至為關鍵。
首先,著眼國際體系深刻變革,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屆聯大一般性辯論上發表《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首次對外系統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思想。
強調“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包括五大支柱:
一是政治上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倡導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二是安全上要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用的安全格局”。摒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充分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在止戰維和方面的核心作用;
三是經濟上要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秉承開放精神,推進互幫互助、互惠互利;
四是文化上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文明之間要對話、交流,不要排斥、取代;
五是環境上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此次演講正逢二戰結束和聯合國成立七十週年,習主席首次登上聯大舞臺,發表指引世界光明未來的重要講話,極大增強中國話語權。
其次,直面特朗普政府“反全球化”與“美國優先”的逆流而動,迎難而上、力挽狂瀾,2017年1月18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用”的“中國方案”,強調國際社會要從五大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政治上“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國家間要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大國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係。大國對小國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獨尊、強買強賣的霸道”;
二是安全上“堅持共建共用,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各方應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三是經濟上“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各國要同舟共濟,而不是以鄰為壑。要維護世貿組織規則,支援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應引導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
四是文化上“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五是環境上“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巴黎協定》的達成是全球氣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不能讓該成果付諸東流,各方要共同推動協定實施。
第三,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長遠擘畫,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思想。
2017年10月18日,習總書記作十九大報告,報告第十二部分即以“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題,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包括政治、安全、經濟、文化、環境五個方面:
一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二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三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四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五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綜上所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崇高使命,是對世界各國和諧相處的呼籲期待、行為規範和對世界秩序的塑造完善,是中國以身作則、帶頭引領和世界各國相向而行、共同參與的有機統一。
展望未來,“新時代”中國外交將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旗幟,直面個別大國保護主義、“反全球化”、“反多邊”的倒行逆施,積極構築“國際統一戰線”,剛柔並濟、行穩致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主動塑造有利的國際環境。(責任編輯: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