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26日發佈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披露,2014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636463億元人民幣。當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6782萬人。按照“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1美元兌6.1428元人民幣”的標準換算可知,2014年,中國每人平均GDP已上升至7575美元。
在這樣的發展節點上,如若應對不力,在相當程度上將面臨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在中國,“中等收入陷阱”過是肯定要過去的,關鍵是什麼時候邁過去、邁過去以後如何更好向前發展?
在中國網觀點中國推出兩會系列專題策劃——《中國正在説》節目中,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表示,中國現在離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越來越近,要是這樣下去不採取一些重大的戰略調整或者一些改革措施,中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將成為必然。
王小廣認為,中等收入的門檻最核心的因素有三個:
第一,就是需求不足,就是沒有需求做支撐,最終需求也就是消費,消費就要靠中産階級,中産階級在這裡起到很重要,這是一個前提,也是一個結果。中産階級起來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大眾消費時代,大眾消費時代就會滋生增長。
第二,就是技術陷阱,目前中國的産業水準還是在中低端,中端都達不到,自身的附加值很低。比如説房地産,把每人平均GDP從改革開放的120美金提高到現在的7000美金,我們可以做,但是要想從7000美金到15000美金,肯定是要靠新的附加值産業來支撐,包括服務業的支撐,所以我覺得産業水準也很重要,如果競爭力不足,錢被別人賺了。市場很大,但是沒有辦法持續。
第三,就是收入差距過大,現在已經開始有了優化的趨勢,對中産階級,對老百姓整個收入格局發生變化,這個變化是初步的,能不能持續下去,再持續五年、十年,可能中産階級在這個範圍裏就發展起來了,發展起來我們就有需求了,産業結構也升級了,收入差距也縮小了,我們現在就可以避免的了,但是我們現在沒有看到真正大的突破口。
從各國經濟發展的歷程看,英美用了大約13年實現了從中上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的跨越;一些東亞國家和地區僅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其中,南韓僅用了8年。而拉美一些國家在長達30年裏沒有越過“中等收入陷阱”。
關於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王小廣是在2009初第一個提出來的,現在成為一個熱門的討論。王小廣強調,中國現在最大的風險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不突破,就意味著中産階級發展不起來,增長就會停滯,這種事情現在是屢見不鮮,像泰國,在1995年達到中等收入水準的,現在20年過去了,泰國沒有變成中高收入的發達國家,這就意味著泰國正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