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于運全 孫敬鑫:國際輿論反應與媒體責任

發佈時間: 2014-12-04 17:31:24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楊公振    責任編輯: 楊公振

中國網12月6日訊(記者楊公振)“察哈爾公共外交年會東陽2014”于2014年12月5日—7日在浙江東陽舉行。本次年會主題為“新亞洲 新外交”(New Asia, New Diplomacy)。來自中國和周邊國家政界、學界、商界、傳媒以及社會各界的公共外交研究者和實踐者將齊聚一堂,共同展望亞洲的未來前景,研討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之路。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主持人于運全、孫敬鑫出席活動並致辭,如下: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多次對外闡釋後,受到國際輿論持續關注。

一、“一帶一路”得到國際社會積極反饋

1. 相關國家領導人和各界精英人士表達參與意願。

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國際場合論述“一帶一路”倡議後,得到沿線國家領導人和社會精英的積極回應。一些中亞國家領導人和社會精英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為他們提供了一條生命線;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領導人表態,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俄羅斯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興趣逐漸濃厚。阿拉伯地區也在爭取抓住這一機遇。部分歐洲國家也希望有所作為。

2. 境外媒體多角度報道評論“一帶一路”倡議。

西方主流媒體、俄羅斯、印度、東盟和中亞地區主要媒體積極參與報道評論。從關注角度看,外媒除積極報道領導人對“一帶一路”的多次倡導外,其分析評論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背景和原因;二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和有利條件;三是“一帶一路”面臨的挑戰和難題。

3. 海外專家學者為“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建議。

首先要解決一些關鍵性任務。需破解恐怖威脅難題。需加強與俄羅斯、印度等主要大國的“分工”。需要國內國際兩頭熱。

二、“一帶一路”比其他國家的倡議更具有吸引力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印度等國不同版本的“絲綢之路計劃”不斷被提出。如美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俄羅斯的“歐亞聯盟”、歐洲的“南部能源走廊”、日本的“絲綢之路外交”、南韓的“絲綢之路快速鐵路”構想,等等。與其他各方的“競爭導向的一體化”安排不同,中國“一帶一路”的倡議更注重依靠區域主體自身的文明特點、發展特徵、資源與制度稟賦的優勢來形成發展合力,以實現“合作導向的一體化”。因此,“一帶一路”倡議為區域合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模式和可能性。

“一帶一路”強調利益的包容性。“一帶一路”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不搞排他性制度設計。

“一帶一路”摒棄大國主導。中國明確表示在“一帶一路”中不謀求大國地位,其他國家也不應謀求。

“一帶一路”在制度設計上更為合理。中國由點及面、從線到片的佈局規劃符合地區發展實際。軟體(政策溝通)建設與硬體(道路聯通)建設相輔相成,消除貿易壁壘與加強金融制度建設相得益彰,經濟交往與民心交流並行不悖。

三、媒體要主動講好“一帶一路”的故事

“一帶一路”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長期努力。尤其是在當前,還面臨不少現實挑戰,需要政府、企業、民間等各方共同努力。而在這其中,媒體應該發揮好橋梁作用。媒體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不僅是報道者,也可以成為建設者和受益者。可考慮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各方媒體要加強資訊溝通和資源共用。作為資訊傳播的主渠道,媒體要做互聯互通的表率和先行者。

其次,要重點弘揚絲綢之路精神,講好絲綢之路的故事。一是要講好“一帶一路”上的傳統友誼故事,讓歷史為現實和未來注入信心和動力。二是要講好中國踐行“一帶一路”的故事,把領導人的重要理念、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規劃舉措、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的行動等,持續對外闡釋好、報道好。三是要講好中外共建“一帶一路”的故事,充分挖掘代表性項目、代表性企業和普通個人身上的故事。

最後,在“一帶一路”報道中推動媒體自身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是個綜合工程,它對各國媒體自身的發展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各國互聯互通的進一步實現,必然會推動媒體不斷轉型升級。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