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為什麼決定提早發起平津戰役?

發起平津戰役,殲滅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是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等早在遼沈戰役結束前後就確定了的。當時的預案是1949年1月開始,準備打半年。

但不久,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又改變了這個計劃,決定提早發起平津戰役。這是依據戰爭形勢的迅猛發展和傅作義集團的動態而適時作出的一項英明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爭的第三年的頭四個月,即1948年7月至11月,共殲滅國民黨軍100萬人,使國民黨軍隊由發動內戰時的430萬人急劇下降到290萬人左右;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則由120萬人迅速上升到300萬人。國民黨政府伴隨著軍事上的嚴重失利,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已經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境地。在華北戰場上,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已經面臨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的聯合打擊,惶惶不可終日。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同傅作義等人進行了一系列的緊急磋商。11月3日,蔣介石政府的國防部長何應欽召開作戰會議,提出華北傅作義集團沿津浦路南下奪取濟南,以後即在山東作戰;旋即又主張把傅作義集團運至青島,再海運江南。何應欽的意圖,實際上就是蔣介石的意圖,即放棄平、津、張、唐等地,將華北國民黨軍撤往南方。

11月4日,傅作義飛到南京,同何應欽、顧祝同(蔣軍參謀總長)、白崇禧(華中“剿總”總司令)、郭汝瑰(國防部作戰廳廳長)等人,專門研究華北作戰問題。何應欽向傅作義轉達了蔣介石要他南撤的想法。但是,傅作義不同意南撤,主張固守平、津、張、唐地區,並説他有辦法守得住。於是,蔣、傅暫時統一了意見:固守平、津、張、唐,同時確實控制天津、塘沽、大沽等港口。

傅作義根據固守方針,一面加緊擴兵,一面收縮兵力,調整部署。

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密切注視著傅作義集團的種種動態。11月7日,中央軍委根據掌握的情況,分析判斷傅作義有採取三種行動方針的可能及對我之利弊:一是固守平、津,如敵取此項方針,對於我們是有利的;二是放棄平、津,率他的幾個軍退回綏遠,蔣係各軍撤至南京一帶,如敵取此項方針,對我們有不利之處,但可不戰而得平、津;三是放棄平、津,蔣、傅兩係均撤至南京一帶,如敵取此項方針,則對我利害各半。

11月6日開始的淮海戰役,經過十幾天的激烈戰鬥,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敵劉峙集團被分割,徐州陷入孤立。徐州是南京的屏障,徐州喪失就等於敞開了南京的大門。在這種情況下,平、津、張、唐的蔣、傅兩係軍隊分別向西、向南兩方撤退或集中向南方撤退的可能性就增大了。據此,周恩來于11月17日為中央軍委起草致林彪、羅榮桓、劉亞樓並告中共東北局、華北局的電報中指出:“從全局看來,抑留蔣係24個師及傅係步騎16個師于華北來消滅,一則便利於東北野戰軍入關作戰,二則將加速蔣匪統治的崩潰,使其江南防線無法組成,華東、中原兩野戰軍既可繼續在徐、淮地區殲敵,也便於東北野戰軍將來沿津浦路南下,直搗長江下游。”

從當時華北地區敵我兩軍力量對比看,我華北軍區全部兵力約46萬人,敵傅作義集團60萬人,另敵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部10萬餘人。我軍兵力尚不佔優勢,既要包圍太原,又要抑留傅作義集團,任務重,兵力少,實難完成。只有東北野戰軍入關,才能實現這個目的。

11月18日,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並下令東北野戰軍“各縱隊以一二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于21日或22日全軍至少八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不使逃跑,並爭取使中央軍不戰投降(此種可能很大)。”平津戰役隨即拉開序幕。

責任編輯: 蔚剛強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