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面向21世紀的中國,舉什麼樣的旗幟,以什麼樣的理論作指導,這是關係到黨和國家命運、關係到把一個什麼樣的中國帶入21世紀的根本問題。從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特別是在鄧小平逝世後,對鄧后時代中國的歷史走向如何,鄧小平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鄧小平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還能不能繼續堅持下去,成為黨內外、國內外普遍高度關注的問題。在黨的十五大上,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莊嚴地向全黨全國人民和全世界宣告: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正是在世紀之交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國共産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産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産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産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産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牢牢把握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衡量我們是不是真正學懂、真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標誌。江澤民在2001年“七一”講話中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全黨同志要牢牢把握這個根本要求,不斷增強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發展;既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脈相承,又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與時俱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立,不論對我們黨的思想理論的發展,還是對們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這一貢獻概括地講,就是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作者 張榮臣 謝英芬)

責任編輯: 方圓
[我要糾錯] [推薦] [收藏] [列印] [ ] [關閉]
留言須知 版權與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