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鄧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到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這一整個歷史過程中,鄧小平同志在回答和解決黨和國家面臨的重大時代課題表現出了極大政治勇氣、極高的領導藝術、極強的革命精神和創造活力,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進行了全方位的符合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特點的理論創新,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初形態----鄧小平理論,從而為中國共産黨人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歷史條件下新的偉大革命提供了科學的指導思想,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鄧小平理論的內容十分豐富,集中體現在《鄧小平文選》第1~3卷中。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因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概念是鄧小平的創造,所以我們黨曾經在一定時期把鄧小平的思想觀點稱之為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黨的十五大上才正式提出了鄧小平理論的概念,並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以黨內最高法規的形式確立了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成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從我們黨對鄧小平理論基本內容的梳理和歸納過程來看,其中特別有代表性的是黨的十四大報告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歸納了九個方面的內容,以及在此基礎上十五大報告對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的高度概括。
1992年,江澤民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概括為九個方面:
第一,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問題上,強調走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二,在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強調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很長的歷史階段,制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以這個基本國情為依據,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
第三,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強調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必須把發展生産力擺在首要位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歸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為標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第四,在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産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滯是沒有出路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産黨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同經濟、政治的改革和發展相適應,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為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第五,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強調實行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應當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封閉只能導致落後。
第六,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問題上,強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健康發展的保證,又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獲得新的時代內容。
第七,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問題上,提出基本實現現代化分三步走。在現代化建設的長過程中要抓住時機,爭取出現若干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又比較好的階段,每隔幾年上一個臺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須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人們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第八,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産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必須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不斷改善和加強對各方面工作的領導,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執政黨的黨風,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是關係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必須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必須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團結,必須依靠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社會主義祖國的保衛者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
第九,在祖國統一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造性構想。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個原則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完成。
1997年,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把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地稱之為鄧小平理論,並明確指出: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我們黨制定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它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又是需要從各方面進一步豐富發展的科學體系。
實踐證明,作為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是指導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中勝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理論。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對鄧小平理論基本內容的科學概括,為我們黨學習、理解和貫徹鄧小平理論,掌握鄧小平理論的精髓和實質提供了依據,也使鄧小平理論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初形態和重要組成部分。(作者 張榮臣 謝英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