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2016國家扶貧日農橋讀書會”主題活動在京舉辦[組圖]

發佈時間: 2016-10-24 09:10:04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倫曉璇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2016國家扶貧日農橋讀書會”主題活動在京舉辦。

日前,“2016國家扶貧日農橋讀書會”“讀書扶貧”主題活動在北京中國政協文史館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正華出席活動,併發表主旨講話。

參加活動的有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有為農民工讀書學習積極提供幫助的企業負責人;還有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農民工代表和來自農家的大學生代表。活動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的瀘州市第七建築公司建築工地設分會場。兩地共有近千人分別匯聚在一起,交流彙報讀書扶貧、學習創業的體會,展望全民脫貧、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讀書扶貧”活動發起人之一,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沈建國指出,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決定》提出,確保實現到2020年讓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既定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舉辦“讀書、扶貧”主題活動,把讀書活動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到一起,對扶貧工作的穩步推進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可以鼓勵和激發廣大農民工讀書和學習的熱情,提高建設城市、建設家鄉的技能和本領;另一方面能夠號召全社會積極支援和參與為農民工讀書活動,提高脫貧致富的能力。

金盾出版社社長張延揚在發言中説,一定要重視讀書,不僅自己讀書,而且讓家裏人也要讀書。希望全國的父老鄉親能夠通過讀書走上致富和健康的路子,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有了基礎。金盾出版社將和全社會一道,多為農民工讀書學習創造條件、貢獻力量。

國家副總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司長王文湛在發言中高度評價了這次活動的意義,他連講了三個“難能可貴”,一是活動的公益性,難能可貴;二是以農民工群體為服務對象,難能可貴;三是把讀書和扶貧結合起來,難能可貴。作為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王文湛從毛澤東、列寧、周恩來等革命導師和中外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作家和詩人對讀書意義的深刻格言中,闡述為什麼要多讀書,讀好書的道理。他殷切地告訴農民工代表,一定要抽出時間讀書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水準,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為發家致富積累紮實的本領。

中央黨校《理論網》采編中心主任程冠軍在發言中説,在我國第三個扶貧日開展這個讀書扶貧活動意義非常重大。第一,是實現精準扶貧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第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尤其是培育社會主義新農民的需要;第三,是推進中國城市化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第四,是建設學習大國、文化強國的需要。他説,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改變人生,古人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今天我們説書中自有致富經,書中自有小康路,書中自有中國夢!

來自吉林省梨樹縣夏家村的標準化養殖場場長張淑香在發言中用生動的事實説明:自己從貧窮到走上富裕路,從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小老太太到當上老闆,一路上都是看書學出來的,打拼出來的,是書指引自己奮鬥的方向。來自湖北省農村、現為北京國際飯店西餐廳廚師長的黎永祥在發言中説,自己在北京從保安做起,通過不斷的讀書學習,經過10年的努力,由連西餐都有沒見過的農民的兒子,成為了北京大飯店的西餐廚師長。這就是知識改變命運,態度決定一切。農民工子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在讀大學生張月在發言中説:作為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讀書讓我有了一顆強大的內心和豐富的內心世界,不管有多貧困都不可怕,不管有多艱難也不可怕,只要內心飽滿,只要敢想敢拼,註定會有一片星空。農民工和農民工子弟代表在發言中彙報了通過讀書勵志創業、通過學習脫貧致富的體會。真切的情懷,生動的成果使全場為之感動。

南開大學文學院藝術設計係教授吳立行以《創意+社會責任,讓生活更美好》為題發表演講。吳立行教授的演講內容從秦始皇兵馬俑的工匠製作到荷蘭青年處理海洋垃圾;演講的內涵涉及立志、創意與讀書、知識與智慧、財富與責任。他的演講充滿哲理,發人深省。吳立行認為智慧的增長除了靠學校教育,更得靠自我追求。他指出,現在我們有很好的學校教育系統,有很多人願意無私的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而且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接收到最新的資訊。在資訊資源爆炸的時代,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確立目標、是否能夠立定志向。尤其我們更需要對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加以培養,讓他們知道怎麼讀好書、如何讀對的書,並使之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智慧的公民是極為重要的事。他強調知識的增長和社會責任意識的增長不僅並不衝突,且應同時成正比提高。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知識創新應用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脫離物質的貧窮更可以幫助我們脫離精神的貧窮,能夠完滿我們的人生。吳立行認為農橋讀書會正是一個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意識的知識整合與扶助廣大農民工脫貧的平臺,願意結合學校的資源來幫助社會進步。

在活動現場,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研究中心、中國國機重工集團、中國中鐵三局集團、金盾出版社、農橋網聯合發出《“邀你一起來讀書,邀你一起來扶貧”倡議書》。號召全社會積極為農民工讀書學習貢獻力量,幫助廣大農民工多讀書、讀好書,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實現學習致富的夢想,與全國人民一道,在2020年前走進全面小康社會,走進國家的繁榮富強。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蔣正華作總結講話,對活動的意義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大家的發言,特別是農民工的發言,用自己的親身體會把讀書的作用和意義真正講出來了。“小康不小康,主要看老鄉”,農民、農村的富裕程度是我們實現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蔣正華從人類歷史上三次最重大的革命,即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和知識革命的進程,闡述了知識的重要。他説,知識革命,或者是智慧的革命,把人的大腦延伸了,把人的智慧充分發展了。從人的知識總量來説,20世紀一個世紀的知識總量相當於人類歷史上20世紀以前全部知識總量的總合,21世紀前10年的知識的總量等於20世紀100年的知識總量的總和。所以知識是在不斷膨脹,知識的作用也在不斷膨脹。

蔣正華用三句話表達了他對農民工及全社會的殷切希望。第一句話是要多讀書,在知識經濟社會當中如果不能廣泛吸收知識的話,就一定會落後於時代。國家如果不能多讀書,多積累智慧的話,國家要落後。21世紀中國要走到歷史的前列去,主要就是要靠知識、科技。他説,多讀書不是什麼書都讀,讀得越多越好。而是讀對你有用的一些書,真正有價值的一些書要反覆讀,要多讀,要精讀,要認真地讀。這樣才能夠把它的價值真正發揮出來。

第二句話是要讀好書,現在已進入資訊社會,大數據提供給我們大量資訊,我們想要什麼資訊,通過網上都能夠找到。但是大數據也可以製造大量的垃圾,可以把整個網路在短期之內阻塞掉。書也是一樣,有很多是垃圾書,我們是要通過選擇要選出好的書來讀。

第三句話就是活讀書。讀書有三種態度,一種是跪著讀,就是把寫書的人看得很高,寫書的人都是科學家,都是文豪,都是大聖人,講的都是真理,這樣讀書還不如不讀書,古人講“盡信書,不如無書”。書上講的什麼你都認為是正確的,那還不如拋開書,你可能平常心還能做一些正確的判斷。你跟著不知道什麼人總結的東西當它是真理的話非要上當不可,所以這是我們不能採取的一種讀書方式。第二種態度叫躺著讀,就是把讀書僅僅看成是一種享受,通過看書得到享樂,真的想要這樣做,這有他的自由。但是我覺得對全社會來講這個絕對是不好的,大家對於書都採取這個態度,這個書的價值就會大大降低,降低到只是為我們享受的一個層面。第三個態度叫活讀書,讀書要活學活用。要跟實際結合,要真正學而致用。

蔣正華説,這個讀書扶貧活動搞得非常好,能夠為我們全國的農民工創造一個平臺,希望大家齊心協力把這個活動堅持辦下去,讓知識在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

活動現場舉行了向農民工贈書儀式。蔣正華,沈建國,張延揚,王文湛,程冠軍,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安全科學院院士、中共中央組織部直接聯繫專家陳祥福等將一批農業科技和就業技能的圖書贈送給農民工代表。

“2016國家扶貧日農橋讀書會”活動在一波接一波的高潮中結束,出席活動的領導、專家學著高度評價這一活動,特別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民工代表,深切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是學習讓他們提高了技能,增強了走向致富的信心,也更加認識到了讀書學習對於改變命運的重要作用。他們表示,這次又領到了這些新的實用圖書,一定要和周圍的夥伴們好好讀,好好學。他們堅信廣大農民工的明天會更美好。

據了解,向農民工贈書、推動農民工學習的活動從2015年11月正式啟動,至今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多種形式的活動,包括深入到四川、貴州、新疆、湖北、雲南黑龍江等地農村和城鎮的大型建築工地現場贈書,開展交流。根據不同地區和行業農民工的需要,金盾出版社、農橋網等單位和個人已累計提供農業科技及專業技能圖書5萬多冊,價值100多萬元。有力地幫助了農民工提高就業能力和家鄉的脫貧,受到農民工的熱烈歡迎。

《新型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兩本書的作者沈建國和楊東平介紹,“農橋讀書會”不僅開展贈書、讀書活動,還將通過現代通訊技術和多種有效的形式,根據農民和農民工的切實需要,開展專業技術交流、專業技能培訓、脫貧致富經驗等一系列活動,幫助農民工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讓脫貧致富夢想變成現實。“農橋讀書會”歡迎關心農民工的各界人士積極參與。

參與為農民工讀書學習提供服務的單位表示,參加這個活動受到極大鼓舞,為農民工服務的信念更加堅定。有“農橋網”和“農橋讀書會”的這樣的公益組織積極奉獻,有金盾出版社及各界人士的關愛和支援,農民工的明天會很美好。

1   2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