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天宮二號發射與以往有四大不同 是未來發射空間站的預演[組圖]

發佈時間: 2016-09-15 23:21:4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趙娜  |  責任編輯: 趙娜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中國網 牛博攝影

    中國網北京航太城9月15日訊(記者 韓琳) 今天是中秋節,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也進入了發射窗口期,於今晚22時04分成功發射。位於北京西北郊的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燈火通明,正處於緊張的工作中。

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劍今天對記者介紹了此次發射的一些特點。他表示,與此前的天宮一號及神舟九號、十號飛船的發射相比,此次天宮二號及神舟十一號飛船的發射具有四個方面的不同。

一是軌道不同,以往的軌道是343公里,兩天一回歸,可以理解為飛船在軌道上飛行,兩天經過同一個地方;現在把軌道抬升到393公里,這個軌道也就是國際空間站的軌道,比原來高了50公里,主要目的是為了運作空間站飛行準備,未來的空間站就運作在393公里的高度上。軌道高一些,可以降低大氣的阻力,減少推進劑的消耗,延長飛船的運作時間。為此,我們對飛船等設備全部進行了重新設計,包括在393公里的高度上直接返回,就是返回高度也不一樣了,交會對接會有很大的不同。

二是時間不同。這次飛行時間是30天,對飛控中心的軟硬體系統、測控保障等都是一個考驗。

三是飛行目的不同。天宮二號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搭載多種科學實驗設備,將進行大量的科學試驗,其中有國際合作項目,還有航太員參與的項目,還有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獲獎的3個實驗項目,包括太空養蠶等生物實驗。其主要任務包括兩方面:一是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試驗以及航太醫學實驗;二是考核驗證航太員中期駐留、推進劑補加、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運營關鍵技術。飛控中心在這方面也制定了一個叫“在軌實驗”的方案,這需要大量的天地協同和地面的控制配合,以確保這些實驗在軌期間順利、有序地實施。

四是空間工作模式不同。根據要求,中心要對飛控模式進行了調整。這次發射也是未來發射空間站的一次預演。天宮二號雖然外形看似跟天宮一號一樣,事實上有所不同,它增加配置了壓氣機等設備,它攜帶的推進劑儲箱是可以進行補加的,它明天上午就要對推進劑進行補加。總之,時間很長、在軌項目很多,飛控情況也更加複雜。我們要利用空間實驗室這次寶貴的機會,對空間站運營模式進行前期驗證。所以我們對組織模式、人員編組、在軌支援、天地協同等模式都進行了重新設計、驗證。

1   2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