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舞劇《悟空》揭幕國家大劇院"2016中國舞蹈十二天" 國家大劇院供圖
青年舞蹈家精品舞作12天精彩呈現
“情”“意”“境”帶您心隨舞動
在“2016中國舞蹈十二天”的6臺12場舞蹈作品中,既有《悟空》《以愛之名》《藏傳-根》《方圓》《未·知》5臺優秀青年舞蹈家的原創新作,也有《藥》這類在舞蹈界已小有名氣的成熟舞作。在這6臺舞蹈作品基礎上,國家大劇院又根據其靈感來源和情境表達,歸納為“情”“意”“境”三大主題,各主題分別涵蓋兩部作品,情感深刻、動人心魄。
“情”一直以來都是舞蹈藝術所表現的主題之一。在本屆“中國舞蹈十二天”中,取材于經典文學原著,旨在探討情感表達與選擇的《藥》與《以愛之名》共同構建出“情”這一主題。其中,舞蹈劇場作品《藥》的編舞周莉亞介紹説:“《藥》取材于曹禺先生的文學巨著《雷雨》,在創作中我們嘗試把舞蹈、話劇、戲曲三種藝術形式以及三個門類的演員跨界融合在一起,這是一次創新性的嘗試,更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藥》雖源於《雷雨》,但並非是對《雷雨》的複製,我們把人物從原著中抽離出來進行重新解構,以悲劇性人物繁漪為主要角色,説繁漪在原著中沒有説過的內心獨白,更通過繁漪的口來説出我們編者的心!”《以愛之名》的編導李敏則透露:“《以愛之名》的誕生源於我的個人經歷。從考入中央芭蕾舞團,到赴美國學習現代舞與編導,不同的遊學經歷和生活環境造就了今天的《以愛之名》,而我也希望通過芭蕾與現代舞兩種舞蹈形式來碰撞出藝術的火花,探索愛與人性的真諦。”
在“意”這一主題中,表現的則是舞者本身對生命的詮釋與理解,意蘊深長、歷久彌香。其中,青年舞蹈家謝欣與以色列著名編舞家戴頓先生合作的舞作《未·知》,用現代舞藝術的探索精神來表達對生活和未來的探索,如同謝欣自己對作品的讀解:“《未·知》其實並非真的‘未知’,而是一個時間概念,是在未來對自己的詢問,當站在舞臺上的那一刻起,《未·知》就是我對觀眾的答案。”而另一部則是由陳維亞導師推薦的作品《方圓》,在這部以舞表“意”的作品中,舞蹈編導趙栩可用最生動的舞蹈藝術語言來探索為人處世之道——“《方圓》圍繞著‘人會怎麼樣經歷方圓,到最後如何方圓相濟’而展開創作,它包含了飄忽靈動的“太極精神”,同時還被融入講求“規矩”二字的相聲藝術。我期待用這部作品來帶領觀眾找到適合我們人生的‘方’與‘圓’。”
在最後一個主題“境”中,除了首演作品《悟空》,還有優秀藏族青年舞蹈家白瑪次仁帶來的作品《藏傳-根》。白瑪次仁及其團隊舞者表示:“《藏傳-根》是以民族舞蹈的形式來探索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平衡點,作為當今年輕一代的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在現代文化的浪潮中重新點燃傳統文化的光芒,而‘中國舞蹈十二天’正是給予了我們年輕舞者這樣一個探索平臺,更給予了我們民族舞者這樣一個展示平臺!”
“2016中國舞蹈十二天”演出排期
劉 敏導師 |
8月5日-6日 |
劉芳、曾明作品《悟空》 |
趙汝蘅導師 |
8月10日-11日 |
李敏作品《以愛之名》 |
蒙小燕導師 |
8月13日-14日 |
白瑪次仁作品《藏傳——根》 |
羅 斌導師 |
8月16日-17日 |
周莉亞作品《藥》 |
陳維亞導師 |
8月20日-21日 |
趙栩可作品《方圓》 |
馮雙白導師 |
8月23日-24日 |
謝欣作品《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