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堅守桑給巴爾五十載——中國醫療隊的故事

發佈時間: 2016-07-21 09:10:12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鄭亮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的大街小巷,當地民眾但凡遇見中國面孔,總會熱情地用斯瓦希裏語喊“中國,中國”,有的還會用中文説“你好”。在這個由多個島嶼組成的半自治區,中國醫療隊已經服務了50多年,早已在當地刻下了深深的中國印記。

“我是個中國人!”每當遇見中國朋友,蘇萊曼總是把這句話挂在嘴邊。四十多年前,蘇萊曼的母親哈桑女士面臨難産,正是在第九批中國援桑醫療隊婦産科醫生楊偉文的幫助下,蘇萊曼順利誕生,母子平安。

後來成為桑給巴爾衛生部長的哈桑女士回憶起這段經歷,對中國醫生的敬業精神和精湛醫術記憶猶新:“要不是楊醫生日夜守護,我和孩子肯定就不在了。”幾乎每年,蘇萊曼都要陪同母親去一趟中國,看望早已退休的楊偉文醫生。對於一批又一批的新醫療隊員,哈桑都會親切地稱“孩子們”,“他們就是我的兒女。來到醫療隊,我就像回到了家。”

1964年,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組成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同年,中國向桑給巴爾派出醫療隊。如今已是第26批。這批來自江蘇無錫的隊員共21人,分為兩隊,駐紮在該地區最大的兩個島——桑給巴爾島和奔巴島上。

隊長徐卓群帶著11名隊員駐紮在桑給巴爾島的納茲摩加醫院。這所當地最大的公立醫院擁有全桑給巴爾唯一一台CT設備。奔巴島上的條件更為艱難。由於中國援建的阿卜杜拉·姆澤醫院正在升級改造,副隊長趙新與另外8名隊員不得不在臨時院區工作。

在桑給巴爾,停水停電是常態,用手機照明進行手術已成為大家的“必備技能”;呼吸機沒電,就得手動“捏皮球”維持病人呼吸。

52歲的哈勒凡·馬塔爾在奔巴島北邊一家地區醫院的藥房工作。8個月前的一起摩托車車禍,造成他的右小腿開放性骨折。在醫院治療數天后,傷口出現感染症狀。當地醫生束手無策,建議他進行截肢。絕望中,家人帶著他乘車50多公里,找到了島上的中國醫療隊。

經過骨科醫生楊曉的手術治療,哈勒凡如今已經能夠正常下地走路。他撩起褲腳,向記者展示腿上的傷疤:“再過一個月,哪怕是劇烈運動也沒問題啦!”

楊曉説,從前碰到骨折,當地人都怕去醫院,認為看醫生就等於截肢。隨著中國醫生的“化腐朽為神奇”,加上當地民眾的口口相傳,這種情況已慢慢改變。楊曉最忙時,一週要進行十多臺手術。“能多挽救幾個人,累點兒也值得,”他説。

婦産科醫生鬱春晴是醫療隊中為數不多的幾個“80後”之一。新華社記者見到她時,是下午2點,鬱春晴剛從醫院回來,“上午6個接産,還包括一個剖腹産。”匆匆扒了幾口已經涼了的午餐,鬱春晴接了個電話。一句“有急診”,她馬上乘車奔回醫院。

奔巴島阿卜杜拉·姆澤醫院院長助理伊德里薩已經與一批批的中國醫療隊共事了20年,對於中國醫生們的職業精神讚不絕口:“夜裏不管多晚有急診,只要打電話給中國醫療隊員,他們總在第一時間趕過來。”

桑給巴爾衛生部首席秘書朱馬·阿基勒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人口140余萬的桑給巴爾,登記在冊的醫生只有160人,醫療資源極度匱乏。“中國醫療隊不僅治病救人,還將寶貴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當地醫生,對桑給巴爾太重要了”。

奔巴島的供水不穩定。每當醫療隊所在醫院和駐地出現供水問題,水廠負責人米拉吉總會優先解決。“我的7個孩子都是由中國醫生接生的,這是我唯一能給他們的回報。提起身披白大褂的這些中國人,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他讚嘆道。

自2015年6月赴任以來,第26批援桑醫療隊已經診療患者7萬餘人次,實施手術2500多臺,接生新生兒數量超過2500個。

年底前,煥然一新的阿卜杜拉·姆澤醫院就將建成投入使用。屆時醫院將擁有160個床位,配有CT、B超、心電圖等檢測設備,成為奔巴島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醫療中心。

“這樣就有更多桑給巴爾人能享受到中國的醫療了,”院長助理伊德里薩望著遠處新醫院工地方向,眼中充滿期待。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