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颶風2號”特大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專項行動中,廣東警方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明天來一趟我辦公室。我的聲音都聽不出來?”2007年開始,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一批不法分子“猜猜我是誰”的詐騙手法在全國大肆行騙,近年來又演變出“我是你領導”等假冒熟人、上司的詐騙犯罪。近日,廣東警方聯合多地公安機關開展“颶風2號”專案行動,抓獲犯罪嫌疑人236名,搗毀窩點48個,受害人遍及全國15個省市。新華社發
電白地處經濟欠發達的粵西茂名市,2014年至2015年先後被廣東省和公安部列為電信詐騙犯罪源頭地。近期破獲的“颶風2號”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專案中,90%的犯罪嫌疑人來自電白。
茂名市公安局副局長袁濤介紹,團夥內部分為組織策劃者、銀行卡提供者、公民個人資訊提供者、撥打電話組、取款組。以組織策劃者為中心,其他四組頭目與其“單線聯繫”,各組成員之間互不認識。
第一步:非法獲取公民資訊。不少受害人之所以上當受騙,主要是因為知道對方姓名、年齡、職業等個人資訊。電白區公安分局反電信詐騙犯罪大隊副隊長陳相強説,詐騙團夥通過電腦駭客竊取公民個人資訊,也有一些小列印店製作通訊錄後把資訊販賣出去,“詐騙分子通常僅需3毛錢,就能非法獲取一條包含公民姓名、手機號碼、戶籍所在地等內容的資訊。更詳細的也只需七八毛錢”。
第二步:電話連環“轟炸”。“颶風2號”其中一個案例顯示,茂名市化州市的受害人陳某連續兩天接到自稱是國稅部門的袁姓“領導”的電話,對方稱自己要提拔為副局長,需要送20萬元禮金給上級,希望陳某借錢“救急”。於是,陳某向這位“領導”匯出12萬元。陳相強説:“負責打電話的詐騙小組一般3到10人不等,按照設計好的‘劇本’給受害人打電話,有時每天要打上百個電話。”
第三步:快速取款銷贓。電白區公安局反電信詐騙犯罪大隊大隊長李闖介紹,取款組10分鐘就能把錢分轉多個賬戶;有的取款之後迅速揮霍,給警方追贓帶來很大難度。
電白原本以全國最大的香精香料産銷量著稱,擁有廣東最大的漁港。但由於耕地少、捕魚收益下降,大量電白籍人員外出打工。其中一些人,在金錢的誘惑下走上了電信詐騙的邪路。“颶風2號”行動中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多數是“80後”、“90後”。
記者在茂名市第一看守所內見到了3名被拘捕的犯罪嫌疑人。28歲的蘇某是電信詐騙話務組的成員。蘇某告訴記者,衝著電信詐騙門檻低、來錢快,在朋友介紹下,開始幹上這一行。
今年32歲的林某是取款組的成員,因家庭經濟困難,在朋友“打個電話就來錢”的誘惑下,今年1月加入詐騙團夥。“每提取1萬塊錢,‘上線’給我300元報酬。”
一些犯罪嫌疑人法律意識淡薄,稀裏糊塗就加入了詐騙團夥。還有犯罪嫌疑人告訴記者,他從事電信詐騙源於一個陌生電話的“忽悠”,對方“邀請”他幫忙辦理銀行卡。自己通過路邊小廣告找到專門從事身份證買賣的賣家,賣家帶著上百張身份證前來兜售,他從中挑一些五官與自己相像的身份證,以每張180元買入。然後,用這些身份證辦理銀行卡和手機卡,賣出一套可得1300元。
“那個人告訴我,即使被抓,也可以辯稱身份證是自己撿來的,而且第一次被抓,不到幾天就會被放出來,第二次被抓就坐一個月牢。”該犯罪嫌疑人説,自己也不太懂這些法律,想到反正即使被抓最多也就坐兩個月牢,就幹起了這個行當。
警方透露,還有不少“取款”的犯罪嫌疑人是涉毒人員,因需要錢財購買毒品鋌而走險。
電白電信詐騙現象引起各級政府和警方的高度重視。近兩年,廣東省公安廳聯合茂名市公安局成立工作專班進駐電白,犯罪活動有所下降。據電白區公安分局統計,當地公安機關協助外地警方調查案件從高峰期的每月17批次,下降到月均1.33批次。
然而,電信詐騙仍然時有發生。為徹底根除電白的電信詐騙土壤,防止犯罪活動再次反彈,專家及基層幹警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
——制度層面進一步落實實名制、強化個人資訊保護。長期關注電信詐騙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陳偉才認為,犯罪團夥擁有大量電話卡和銀行卡,説明運營商實名制沒有完全落實,很可能存在一些員工非法尋租、參與犯罪。銀行也存在發卡氾濫,實名制未落實、銀行網路在境外轉賬分解資金缺乏限制等現象,這些是導致電信詐騙案倡狂肆虐的根源所在。
——法律層面加大懲處力度、完善相關司法解釋。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徐松林認為,現在電信詐騙利用網路作案較多,應出臺司法解釋完善電子證據的認定標準。另外,新修訂的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幫助資訊網路犯罪活動罪”,應加強法律適用、加大追責力度。
——社會治理層面,強化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的法治教育宣傳。記者採訪了解到,茂名、電白黨委政府已加大統籌力度,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工作組進村入戶跟村民簽訂反詐騙協議,幫助當地青年解決就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從官方到民間反詐騙已形成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