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海軍節探訪“水兵搖籃”北海艦隊某訓練基地: 實戰氛圍濃厚

發佈時間: 2016-04-23 15:43:4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米晉國 王悅 蔡呂良 張一飛  |  責任編輯: 裴希婷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學兵四大隊在古炮臺前宣誓。  攝影 來永雷


海島礪兵一甲子,強軍火種遍海疆。

這是一支擁有輝煌和榮耀的種子部隊。駐守劉公島60多年來,他們歷經多次轉隸,始終以強軍興軍的使命感,把培養能打仗、打勝仗的海軍士兵人才作為目標,先後為海軍輸送合格水兵10余萬人,遍佈海軍各型主力艦艇、一線作戰崗位,有 20余人成長為將軍。

他們,就是北海艦隊某訓練基地學兵四大隊。初春時節,記者登上劉公島,在這片見證中華民族甲午屈辱的土地上,聆聽他們在強軍興軍征途上的育兵故事。

忘戰必危  當兵就要準備打仗

對入伍到該大隊的新兵而言,首次登島總是充滿震撼——

一齣劉公島碼頭就是生機勃勃的現代化軍營,緊挨軍營的東面,是北洋將士舉目遠眺的雕塑和訴説著甲午國殤的博物館,西面是依稀可見昔日雄姿的提督府和鐵碼頭,後面山上矗立著巍峨的忠魂碑,那裏埋葬著北洋水師646名將士遺骨。該大隊政委李維忠介紹説:“大隊駐守在甲午戰爭古戰場,地理位置特殊,這種軍弱國恥的傷痛,就是戰爭勝負關乎國家興衰的活教材。”

追昔撫今,忘戰必危的警鐘時刻在鳴。每年新兵入營後,該大隊組織上的第一堂政治教育課是《銘記甲午國恥,投身強軍實踐》,看的第一部電影是《甲午大海戰》,第一次政治教育主題是“銘刻甲午恥、篤定強軍夢”,參觀的第一個地方是甲午戰爭博物館,通過活動常態化開展,讓官兵在牢記國恥民辱中,感受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強化官兵當兵打仗的使命感責任感。

大學生新兵魏國祥戴著紅花來軍營的路途上,還沉浸在對未來的個人規劃中:來島上當兩年兵,入個黨,回家利用社會關係謀一份好工作!對於帶兵班長“當兵打仗是盡義務”的理論更是嗤之以鼻:都啥年代了,和平發展是主流,仗能打得起來?

上島的第一天,軍營後面的甲午忠魂碑如針一樣刺入了他的內心。接下來幾天,圍繞銘記甲午國恥開展的系列活動讓他感觸良多,在新兵入伍儀式上,他説:“一個大國,因為一場戰爭就陷入了水深火熱。只有時刻準備打仗,能戰才能止戰。”新兵連結束後,他不僅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考核,還主動請纓留在海島,學習專業知識,希望能到艦艇上服役,成為守衛藍色國土的衛士。

隨著近幾年入伍新兵的思想的多元化,新兵抱著學技術、走“跳板”的想法入伍的越來越多,但類似小李的故事情節,在該大隊所見不鮮。知恥明志,讓他們入營前後思想大變樣;礪兵止武,使當兵打仗的根越扎越深。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