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條建議,100多頁紙,拿在手裏沉甸甸的。2016年3月,“諫言先鋒”孫建博,與其他全國人大代表一樣,帶著百姓的期盼與重托,再次來到北京,參加這場年度政治盛會——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不一樣的是,他帶來的,還有輪椅。30多份輪椅上調研得來的“民聲”,顯得尤為珍重。然而,孫建博總是認為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人大代表最重要的不是參加會議,舉舉手,投投票,關鍵是做好人民群眾與各級人大組織之間的橋梁。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調研、反映以及參政議政,但是由於身體的原因,受到了限制。”
調研:穿梭在林木間
翻開孫建博今年的37項建議,其中有20項是關於林業、生態的。身為淄博市原山林場的黨委書記,20年來,孫建博用殘疾之軀養護著一片綠色,用奉獻之心撐起了一片綠蔭。每逢節日,都是他最忙的時期。
“防火就是防人!過往車輛做好登記了嗎?村裏的百姓都囑咐過了吧?”元宵節那天,孫建博拄著拐杖,拎著元宵,來到林場視察防火工作,同時也為深山裏的護林員送去溫暖。
“他是原山上的松柏,長在山上。”林場的職工們都這樣評價他。
自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孫建博深感自己不能滿足於當好原山林場的家,他有責任和使命為全國75萬林場職工做好“代言人”。
三年來,他帶著輪椅,在吉林、山西、廣西、廣東等9個省區,先後深入30家國有林場進行調研,就國有林場改革、生態資源保護和林業人同步奔小康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形成了數萬字的調研報告,並且向全國人大提交了建議、議案多達70余項。
這些建議和議案,引起了全國人大和有關部委的高度重視,他提交的《關於將生態建設貫穿到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的全過程的建議》,被全國人大批轉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國家智庫單位參閱辦理。
“履職三年來,我感到新一屆黨和政府作風是務實的,工作是落地的。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近30年來沒有出臺的《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在新一屆黨和政府支援下變成了現實,而且方案中很多具體的做法借鑒了原山經驗。那是我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感到最幸福的時刻。”孫建博説。
追夢:奔向“小康太陽”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的國家要建成怎樣的小康社會?這是孫建博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經常思考的問題。
“小康不小康,要看環保不環保。十八大以後,逐漸形成了保護生態的良好局面。我認為,全面小康必須是綠色的、環保的,生態是實現小康的底線。只有把單位的小家建設好了,社會、國家這個大家才會好。”為提前三年實現全面小康,原山林場還制訂了全面建成道德林場、法治林場以及小康林場的規劃。“我們林場人的吃住行等方面已經達到小康了,但是我們還要繼續追尋道德太陽、法治太陽,並以此來保護我們的小康太陽。”
身為殘疾人,孫建博更加了解殘疾人的疾苦,他幼年時因發燒,被醫生一針打在坐骨神經上,導致了雙腿重度殘疾。通過在基層殘聯的多年工作經驗,他總結出,沒有殘疾人的同步小康,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小康。
2013年,孫建博曾經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實現殘疾人收入倍增 共同奔小康的建議》,並利用李克強總理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的機會,向總理進行了彙報。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意見》強調,各地政府和殘聯等有關部門應針對殘疾人脫貧問題制定相應的計劃方案,切實把殘疾人同步奔小康落到實處。“殘疾人的同步奔小康,體現了社會的高度文明。這是我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完成的第二個奮鬥目標。”孫建博自豪地説。今年他又為殘疾人帶來了無障礙旅遊、重度殘疾人提前退休等8項建議。
中國殘聯主席鄧樸方曾經在孫建博的自傳體《追尋太陽》一書的序言中稱讚:“他要永遠追尋太陽,不管自己已有多麼燦爛。”
民聲:他能代表我們
“進了原山門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幹活,一起過日子,一起奔小康”。1996年,孫建博任原山林場場長後,接管了4家困難事業單位的近千名職工,提出了“一家人”理念。為什麼一個千人大家庭的吃飯問題,會壓在他的身上?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信任!” 原山林場護林員王昱説,“我在原山工作二十多年了,經歷過林場欠債四千多萬,13個月發不出工資的最困難時期。那時孫書記是林場下屬陶瓷公司的經理,經營的公司效益很好,一年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大家對他很放心。所以,職工們一起去找他,希望他帶領我們走出困境,相信他能讓我們吃上飯!”
二十年來,在孫建博這個“當家人”的帶領下,原山林場已經從“要飯”林場,變成了擁有固定資産10億元,年總收入過5億元的模範林場,成為全國林業戰線的一面旗幟。
“他是把生命獻給事業的人,是我們林業人的驕傲。我們非常敬重他,也感到非常榮幸,身邊有這樣一位代表,能把林業人的心聲直接傳遞到中央。”在原山林場工作了三十年的劉龍泉自豪地説。
原山林場常青林公墓旁的小院裏,腿部有殘疾的職工楊玉坤正在刻碑,孫建博常來看望他。
“老楊啊,別太累了,注意多休息啊!”
“書記,給自己家幹活,能有啥累的。”
在原山林場,像楊玉坤這樣以場為家的殘疾職工,還有54位,工作在各個崗位上。對於原山這個“家”,他們有著不同於常人的認識與感悟:“如果不是經過命運的坎坷與波折,你就不會懂得‘一家人’的深切內涵。”
當問及還有什麼願望時,楊玉坤憨笑著告訴記者,“我們殘疾人的困難,孫書記最清楚,他都幫我們想到了,沒啥可説的。就連分房,單位都會先照顧我們。倒是他,為一大家人操心,讓人心疼。”
履職:永不懈怠
孫建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成為激勵廣大共産黨員的“時代先鋒”。多年來,他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並且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時任山東省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的高曉兵稱讚他是“殘疾人的榜樣,正常人的鏡子。”
而孫建博認為,“我只是做了一名人大代表應當做的事情,並且距離組織的要求和選民的期盼還有很大差距,但是組織和人民卻給了我莫大的榮譽。我所做的這點事情,所取得的這點成績,又怎能報答組織的無限春暉?”
如何當好人大代表?孫建博認為,要想不辜負組織和人民的重托,僅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首先,要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依法履職的能力。“新的身份賦予了新的使命和責任,自己必須站在一個新的高度,用更高的視角來認識和看待問題。從人大代表履職的需求來講,必須掌握更多、更加系統的知識,包括政策理論、民主法制、科學技術、經濟金融等等。” 其次,人大代表要及時反映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帶著責任、帶著使命履職盡責,為人民代言,當一名組織信任、人民擁護的人大代表。
“做一名勇於擔當的人大代表!”是孫建博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做出的莊嚴承諾。從最初的區級人大代表到全國人大代表,20年一路走來,這位輪椅上的巨人,持之以恒地踐行著這份承諾,用殘弱之軀演繹著完美人生。他深入基層調研,寫出了如此多且品質高的建議,是當之無愧的“諫言先鋒”。這樣幹累不累?苦不苦?他説,“是真累,真苦,但是看到自己的付出通過國家的頂層設計得到逐步落實,也就不累、不苦了!”(文字: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