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斯諾後人與“號手”謝立全後人北京相聚 揭《抗戰之聲》背後故事[組圖]

發佈時間: 2015-09-05 20:06:36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若夢  |  責任編輯: 張若夢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謝立全將軍之子謝小朋向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夫人海倫·斯諾(Helen Snow)的侄女謝裏爾·比紹夫(Sheril Bischoff)女士贈送禮物。 中國網記者 張若夢 攝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著名攝影作品《抗戰之聲》定格了一幅這樣的畫面:一位年輕戰士身著紅軍軍裝、腰挎手槍、吹奏軍號。這幅作品後被用於其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陜甘寧邊區實地採訪報道的彙編——《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英文名《Red Star Over China》)一書的封面,而《抗戰之聲》照片的主人公謝立全昂首挺拔吹奏號角的形象,也被認為是代表了當時中國紅軍的形象。

  2015年9月3日,中國舉行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紀念活動,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後人——夫人海倫·斯諾(Helen Snow)的侄女謝裏爾·比紹夫(Sheril Bischoff)、侄孫布萊克·安東尼(Blake Anthony)應邀參加。9月4日,由政協中山市委員會的牽線,斯諾的後人與謝立全之子謝小朋在北京民族飯店見面了。

  “我一直很喜歡這張照片,今天能見到照片人物的後人,感到意外與驚喜。”比紹夫女士説。

  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陜甘寧邊區,寫了大量的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父親説,當時有個美國的記者,和紅軍打成一片。”謝立全之子謝小朋回憶到。父親口中的“美國的記者”,即是埃德加·斯諾。

  謝小朋向記者講述了《抗戰之聲》的拍攝經過:這張照片拍于1936年的9月,地點為寧夏同心縣預旺堡鎮,當時的謝立全只有19歲。1936年8月,時任紅一軍團教導營黨總支書記的謝立全率領兩個連參加戰鬥,不但解救了多名戰友,奪回了大量軍需物資,還繳獲了400多匹馬。因為有功,謝立全得到了新軍裝作為獎勵。9月的一天,斯諾想要拍一個號手的形象,卻發現小號手又瘦又小、衣衫破舊。發愁之時,看見了衣著整齊、強壯挺拔的謝立全,還是背著手槍的幹部,斯諾便拉著他去照相。“於是,父親客串了一把,擺了一個姿勢。”

  不過,這件事被父親深藏心中36年。

  謝小朋得知《西行漫記》上的照片主人公就是父親的事,是從謝立全去世前給家人留下的信中。“1972年,也就是這張照片拍攝的36年以後,父親在信中説明瞭事情的原委。他還告訴我們,這張照片是歷史的産物,你我知道就行了,他特別用了江西老家的俗語‘人怕出名豬怕肥’,如果不謙虛謹慎,不戒驕戒躁,是要跌跤子的。”199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週年,中央電視臺軍事部籌拍一部專題片,發現照片線索後,央視通過海軍政治部幹部部聯繫到謝立全的家人,這段歷史故事終於為世人所知。

  “斯諾先生給父親拍的這張照片,不應該是父親個人的榮耀,它應該是千千萬萬紅軍的象徵。這就是為什麼60年以後,我們才把真相披露出去的原因。”

  見面會上,謝小朋向比紹夫女士贈送了三樣禮物:一是以《抗戰之聲》為封面的老版《西行漫記》,裏面有父親謝立全將軍的石刻像印章;二是一套謝小朋做的照片光碟《紅軍長征時走過的地方》,裏面有斯諾拍攝的紅軍長征照片;三是謝小朋任職的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有關長城的畫冊。“對於中國來説,長城有象徵意義,長城拒絕征服,但不拒絕交流。”

  1985年,比紹夫女士第一次來中國,之後她又來過中國多次。中國的迅猛發展、中國人民對斯諾夫婦的敬重,都讓比紹夫女士印象深刻;而受邀參加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紀念活動,受邀與謝小朋會面,比紹夫女士説都將是她一生珍藏的難忘記憶。

  “作為謝立全的兒子,我對斯諾先生充滿感激之情,他為我父親拍下了這麼好的一張照片,而透過這張照片,世界認識到了中國,我們都感到自豪。斯諾先生讓我很敬佩,正是他這種不怕艱辛追求真相的精神,為中美友好搭建了一道橋梁。”謝小朋説。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