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解放軍軍樂團承接並參與了所有閱兵式的演奏任務,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大會的閱兵活動是第十五次。
據計算,從分列式時受閱方隊進入敬禮線算起,走過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時長是一分半多。而為紀念大會抽組的解放軍聯合軍樂團需要在天安門前紋絲不動地站立兩個小時演奏樂曲,直至整個活動結束。
“我們始終是從頭受閱到尾,而且我認為我們解放軍軍樂團是在五線譜上踢正步。”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副團長兼總指揮張海峰説。
9月3日的閱兵活動,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舉行的抗戰主題閱兵活動,首次出現將軍領隊受閱,首次有合唱團參與,首次有外國首腦受邀出席,首次有外國軍隊方隊和代表隊接受檢閱……這些被媒體列為“看點”的“首次”對於聯合軍樂團而言卻都是挑戰。
抗戰主題的閱兵,樂曲選擇和表現上應該有什麼側重?徒步方隊由將軍領隊受閱,通常採用的節拍還是否適用?合唱團和軍樂團在音量上如何平衡?
外國首腦出席,該怎樣體現“中國精神”?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對軍隊要求不同,如何協調各個國家軍隊方隊和代表隊步的速度?語言有國界,音樂無國界。外國人看不懂文字、聽不懂口號,但可以通過音樂感受情感,接收訊息。在一個國際化的閱兵活動中,音樂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