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天津公佈危化品種類和數量:約40種2500噸[組圖]

發佈時間: 2015-08-20 07:05:15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楊佳  |  責任編輯: 楊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8月19日下午,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召開第十場新聞發佈會。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新華網天津8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 張澤偉)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在19日舉行的天津港危險化學品倉庫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第十場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説,經過幾天的工作,目前已經掌握了爆炸倉庫裏的危化品種類和數量,大約有40種、2500噸。目前危化品的清理方案也已經確定。

    何樹山説,這40種危化品主要是三大類,一個是氧化物,也就是硝酸銨、硝酸鉀,加起來1300噸左右;第二大類是易燃物體,主要品種是金屬鈉和金屬鎂,加起來大約500噸;第三類是劇毒,以氰化鈉為主,大約是700噸。

    由於危化品種類多、數量大,清理起來非常複雜。何樹山介紹説,事故處置小組已經成立,經過研判制定了清理方案,並從18日晚上開始實施。“成立了五個小組,每個小組由防化兵、專家和企業人員組成。首先採取排查,像探雷一樣,把所有散落在地面的危化品罐、包括集裝箱一個一個地進行排查。目前正在第一步勘查的階段。”

    何樹山説,勘察階段是最困難、也最危險的階段。勘查階段結束後將進行清運、洗硝、轉運等等處理工作。

    專家:天津港爆炸核心區所謂“神經性毒氣”之説屬“重大誤判”

    兩天來,一則關於天津港爆炸核心區檢測出神經性毒氣的新聞受到了廣泛關注。正在天津爆炸現場執行救援指導任務的軍事醫學科學院化武專家組指出,爆炸現場根本不可能産生神經性毒氣,所謂“神經性毒氣”之説屬“重大誤判”。

    17日晚,一則媒體報道稱,天津港爆炸現場檢測出神經性毒氣,指標達到了最高值,甚至認為爆炸區內的多種危化品都可能産生這類物質。國家神經性毒劑中毒救治標準的起草者,國際同類標準的主要參與人員之一的軍事醫學科學院王永安研究員説,神經性毒氣的標準説法應該是神經性毒劑,是毒性極強的化學物質,其毒性比氰化物高幾十倍,合成極為複雜,而從爆炸現場探明化學原料,結合神經性毒劑的核心原料和生産條件來看,事故現場根本沒有産生神經性毒劑的可能。

    軍事醫學科學院專家、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專家丁日高認同王永安的觀點:“只要具備專業常識,就知道這絕不可能。”

    同在現場執行任務的總參謀部防化指揮學院專家王寧也持同樣觀點:“我們看到這則報道時都很吃驚。”

    “一般的測量儀器出現誤報很常見。”王永安説,從電視來看,現場使用的儀器並非行業中認定的可以準確確定檢測結果的“金標準”儀器。

    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聶志勇、全軍中毒救治中心王漢斌主任醫師同時介紹,到目前為止,專家組並沒有聽説有神經性毒劑中毒病例。王漢斌認為,危險化學品檢測及判讀應當依據科學程式來進行。“此次重大誤判,源自於對儀器檢測的結果沒有進行常識性分析解讀。”

    王永安介紹,一般來説,對於這種容易發生誤判的一般儀器檢測出的結果,應當首先進行基於專業常識的分析判斷,其次應與其他儀器檢測出數據進行綜合比對,如果仍有疑問,就應該用質譜等高級的“金標準”儀器進行確認,特別是神經性毒劑這種毒極性大、極易引發恐慌的化學品,尤其應該謹慎確認。

    “現在民眾的關注點多集中在大量危化品的危害上,應強化監測數據的實時發佈,讓公眾能動態得知環境情況和數據。”王永安説,但監測數據必須準確可靠,建議媒體在採訪時,應選擇真正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專家,避免因為不當解讀而引發不必要的恐慌。(新華網  記者徐壯志、毛振華、李鯤)

 

黃興國:犧牲消防人員追認烈士 事發地立碑咏志》》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組長楊煥寧:依法依規徹查事故原因》》

1   2   下一頁  


 
標題圖片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