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陳經緯:“一帶一路”對廣大華人華僑和大潮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發佈時間: 2015-06-23 15:06:49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佟靜  |  責任編輯: 佟靜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二、國家倡導“一帶一路”建設給大潮汕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

眾所週知,潮汕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超過500公里的綿長海岸線,多優良港灣,自古為中外尤其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重要商貿口岸。作為粵東、閩西南、贛南地區進出海口、主要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的汕頭,清末曾經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五口通商之一。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其中深圳為香港而設,珠海為澳門而設,廈門為台灣而設,汕頭為東南亞而設、因僑而立。

正如前面所講,國家倡導“一帶一路”建設的順利實施和推進離不開廣大華人華僑的力量,而潮汕地區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在華人華僑中,潮汕籍人士憑藉與生俱來的經商天賦享譽全球,在世界各地擁有龐大的潮汕籍營商網路,讓潮汕大地具備區域、海港、人脈、資本、營商網路的綜合優勢。因此,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于2014年9月應運而生。如果説汕頭經濟特區的建立是國家和全國人民給予汕頭的第一次發展機會,那麼華僑試驗區的設立則是 “一帶一路”規劃給汕頭帶來的第二次發展機會。憑藉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試驗區必將在日後對“一帶一路”發展及潮汕大地的再飛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豐富的華僑華商資源是試驗區的鮮明特點也是寶貴財富。華僑試驗區通過廣泛動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所在地的廣大華人華僑,特別是領軍企業,並積極推動港澳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及其社團與試驗區之間的深度融合發展,能夠在實現試驗區功能最大化的同時,推動“一帶一路”沿線的華僑華商互通融合,成為“建設性的合作夥伴”;另一方面,華僑試驗區也可通過從引進港澳地區、海外華人華僑企業的投資、交流、合作入手,促成我國“走出去”的企業與海外華人華僑聯合在駐在國投資、合作,並進一步發展成服務國家“引進來、走出去”投資、交流合作平臺。

“一帶一路”規劃推動下應運而生的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是新時期下大潮汕的新機遇。通過發揮生態、區位和港口綜合優勢,集聚海內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金融、資訊、能源、海洋等産業,試驗區在迎來自身發展的同時,必將進一步帶動經濟腹地協同發展,提升整個潮汕地區的區域競爭能力。

我認為當前,發展華僑試驗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華僑試驗區本身的改革創新。新常態下,要推進投資、貿易的便利化,根本出路在於制度創新。因此,華僑試驗區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要明確在制度方面的改革創新要求,拿出當年深圳創辦經濟特區的精神、勇氣、魄力。特別是在政府簡政放權、功能轉變、投資監管模式、貿易監管模式以及金融的改革創新方面,要作為核心內容進行。“試驗區”就是要大膽先行先試,就要在這些核心問題上統籌安排,有計劃有步驟地研究、論證,根據條件適時試驗、推廣。這不僅為推進“一帶一路”的投資、貿易的便利化創造了最好的制度條件,也為華僑試驗區自身吸引廣大潮商潮人回饋鄉梓、反哺家鄉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和政策。

——華僑試驗區可積極創新投融資體制,運用“PPP模式”將大有可為。汕頭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方面的資金缺口不斷增大,僅靠財政資金投入難以滿足需要。因此,在華僑試驗區建設過程中,基礎設施投資空間巨大,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的PPP合作模式對加快華僑試驗區的建設大有可為。

“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PPP模式是由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利益分享和風險共擔,不僅帶動了企業投資建設的積極性,也幫助政府規避經濟風險,減輕財政負擔。同時,該模式拓寬了投融資渠道,改變了管理方式,重塑了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契約關係,是對投融資模式的創新探索。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去年9月底,財政部發佈了《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認識和推廣運用PPP模式,為PPP模式開展實踐試點提供了政策基礎。國務院的批復中也明確支援汕頭進一步研究放寬外商投資市場準入,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積極創新利用外資管理體制。汕頭僑資僑力、民資民力豐富,廣大潮商熱心家鄉建設,大力推廣合理運用PPP模式可以吸引海內外潮商資本、社會資本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來,為華僑試驗區的建設發展提供資金支援和不竭動力。

——把華僑試驗區建設成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廣大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臺。東盟是潮汕籍華僑集中居住地,與大潮汕有著天然的聯繫。華僑試驗區可以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的政策,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在內地與臺港澳及東南亞區域經濟合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並帶動自身轉型升級,開創發展新局面。比如,從投資意義上説,華僑試驗區可以通過金融創新帶動潮汕地區的企業到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進行直接投資,通過提供融資租賃等便利化服務,打通不同地區和國家的貿易通道,進一步延伸華僑試驗區的輻射功能;從互聯互通的意義上説,當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也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中重點發展的方向。借此機遇,華僑試驗區可積極組織有關國內企業“走出去”,參與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能源基礎設施以及跨境光纜等通訊幹線網路建設等等。總之,“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特別是東盟地區的國家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的五大“互通”,對華僑試驗區發展來説大有文章可做。

——以聚僑心、凝僑力、引僑資為根本,發展華僑試驗區,打造大潮汕新經濟增長點。華僑試驗區是“因僑而立”,因此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廣泛聯絡、動員沿線支點國家、地區所在地的廣大華人華僑特別是潮商潮人參與華僑試驗區建設,積極推動華人華僑及其社團與華僑試驗區深度融合發展,充分發揮他們作為連接中國與周邊國家“天然橋梁和紐帶”作用。具體上,以發展跨境貿易、跨境金融和文化産業為重點領域,從引進華人華僑企業與我國工商界建立夥伴關係,在華僑試驗區投資、交流、合作入手,進一步達到我國工商界與華人華僑聯合到其駐在國投資、合作發展,成為“建設性合作夥伴”,將華僑試驗區建設成為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投資交流合作平臺,打造汕頭經濟特區的經濟增長點,帶動潮汕地區振興發展,同時也為華人華僑特別是潮商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商機。

   上一頁   1   2   3  


 
標題圖片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