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高度重視老年文化工作。《文化部“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面向老年人的文化關懷、提高對老年人的公共文化供給能力。近年來,文化部將老年群體作為公共文化重點服務對象,將老年文化建設作為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抓手,採取有效措施深入開展老年人優待工作,不斷提高針對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務水準。
一、充分發揮公共文化設施為老年人服務的陣地作用。
2008年,全國公共博物館(紀念館)率先實現免費開放。2011年,文化部、財政部推動實施全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免費開放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國近5萬所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已全部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為老年人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便利條件。還通過制定完善文化館和鄉鎮文化站管理辦法、加快推進《公共圖書館法》立法進程、制定文化館(站)和圖書館服務標準等措施,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管理,切實提高為老年人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水準,使公共文化設施真正成為老年人活動的陣地。
二、不斷豐富針對老年人的公共文化産品供給。
依託“群星獎”等藝術評獎活動推出了一批老年文化精品力作。文化部充分發揮政府評獎的導向作用,鼓勵老年群眾表演的節目和反映老年人生活題材的作品參評,評選出《海英和她的媽媽們》、《情滿社區》等一批優秀老年文藝作品。在“群星獎”獲獎作品全國巡演活動中,鼓勵老年群眾表演的節目參與巡演。此外,還積極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飲食、健身、保健等數字文化資源,通過全國文化資訊共用工程、國家數字文化網和“中國文化網路電視”等多種渠道向老年人提供,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適合他們的文化産品。
三、組織示範性、導向性老年群眾文化活動,帶動全國老年文化活動蓬勃開展。
自1999年起,文化部每年舉辦一屆“永遠的輝煌”——中國老年合唱節,今年9月下旬將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辦第十六屆。合唱節期間還開展合唱藝術主題展、合唱講座、經驗交流會、全國老年美術書法攝影展等系列活動。目前,中國老年合唱節已經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示範性老年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有效帶動了全國老年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各地文化部門也按照全國老齡委和文化部的部署,積極組織開展本地區的老年文化活動。目前,文化系統內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開辦的老年大學已達800多所,有力促進了老年文化教育工作的開展。浙江、湖北、甘肅等地舉辦的老年文化藝術節,江蘇蘇州、安徽合肥等地舉辦的老年文化周等活動,每次都吸引上萬群眾參與,已經成為當地非常有影響的品牌文化活動。在這些活動的帶動下,老年廣場文化、老年社區文化蓬勃開展,老年人已經成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四、廣泛開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化志願服務活動。
近年來,文化系統重點針對老年人、少年兒童等特殊群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基層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形成了一批不同類別、不同風格、特色鮮明的文化志願服務品牌。比如,在“春雨工程”——全國文化志願者邊疆行活動中,實施了專門針對邊疆民族地區老年人的文化志願服務項目,舉辦了適合老年人的專場文藝演出、專題文化講座和展覽。又如,北京市文化志願者服務中心組織開展的“最美夕陽紅·敬老愛老助老”文化志願服務項目,累計組織了12000多名文化志願者深入社區和敬老院,為老年人舉辦演出、講座、攝影等文化活動千余場,40余萬戶百姓享受到文化志願服務。
下一步,文化部切實將老年文化服務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標準,積極推動老年文化建設有關內容納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繼續以保障老年人基本文化權益、滿足老年人基本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老年人廣泛參與的文化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産品為主要載體,推動我國老年文化事業取得新發展。一是加強老年文化産品的創作生産,豐富老年文化服務內容。引導各級文化行政部門加強老年文藝創作的規劃和統籌,鼓勵創作生産優秀的老年題材文化産品。推動各級群藝館、文化館加強對老年文化的指導和輔導,創作生産更多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逐步建立老年文化産品需求與供給的長效機制,更好的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繼續組織開展示範性和導向性的老年文化活動。繼續開展好“群星獎”、“中國老年合唱節”等重點文化活動,充分發揮重點文化活動的導向性、示範性和帶動作用。按照“政府引導、社會支援、群眾廣泛參與”的思路,推出一批優秀的、可持續發展的老年文化品牌活動,帶動全國老年文化活動廣泛、深入、持久開展。三是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積極探索適合老年群體需要的文化服務方式,鼓勵有條件的文化單位積極開展流動服務、數字服務,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更好的向城鄉基層延伸,提高面向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公共文化供給能力。加大博物館、紀念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免費開放力度。深入開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化志願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