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每年的春節前兩三個月時間和第二年的正月是客家青年姑娘、小夥子們結婚嫁娶最頻繁的時間,這裡的青年小夥們要麼把媳婦娶回家過年,要麼正月年頭時娶回家好協助抓春耕,為來年生産做好準備,要麼就乾脆把娶親的日子定在花朝日的那天(俗傳農曆二月十五日為百花生日,稱為花朝),因這一時段正處農事閒適的大好時機,允許人們從容地沿襲各種風俗,把婚禮辦得歡歡喜喜,趣味縱生。選在花朝日青年男女們更是願意在這個百花齊放、美麗而富有詩意的日子裏,與自己的心上人結為百年之好。
客家青年結婚一般是三天的時間,第一天當地稱之為“暖轎酒”,這天一大早,新郎家就會把新娘家操辦婚宴所需要的魚肉、三牲和一隻活雞公雞等物品放在“桿盒”裏(木製的盒子),再擺上一些長青樹枝後,由“腔郎”(抬嫁粧的人)抬到新娘家,然後人先回來,“桿合”就在新娘家以備第二天裝嫁粧用,而男女雙方的親戚朋友都是在這天前來賀喜。結婚這天叫“回房”,新娘這天一起床就會把自己精心梳粧打扮一番,大人們同時也會安排她長時間的沐浴,意思是説把一生中的諱氣全部洗掉,下午便坐在閨房床沿上等待新郎來娶親,此時新娘的長輩會到跟前一邊哭、一邊教育女兒到了婆家後要孝敬公婆、尊老愛幼、夫妻恩愛、一家和睦相處,同時姐妹們也會與其相伴大哭以示惜別,也表示越哭越親(當地稱之為哭嫁),時不時還會有親戚前來“陪哭”,簡直是場“哭藝”表演,而親朋好友們會在這時紛紛給新娘“攢腰包錢”(把錢裝在用紅布做成的袋子裏),“攢腰包錢”越多表示姑娘在娘家人緣越好,越討人喜歡。最後頭蓋紅巾由娘舅背著送到新郎的接親車上(表示生活紅紅火火),並一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讓新郎娶回家去。婚後第二天叫“送客日”,即由新郎新娘把客人們逐一送走,這天吹嗩吶的喇叭手會以一曲長達近半個小時的結婚圓滿曲宣告成功,新的生活又將重新開始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