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看中國

彬縣大佛寺絲綢之路上的藝術寶庫[組圖]

發佈時間: 2014-09-12 13:22:55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楊挺  |  責任編輯: 楊挺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彬縣大佛寺 絲綢之路 藝術 寶庫 雕刻 佛像
    陜西彬縣大佛寺。為唐貞觀二年所建,原名慶壽寺。中國網圖片庫 楊永乾/攝
彬縣大佛寺石窟位於陜西省彬縣城西十公里西(安)蘭(州)公路旁的清涼山腳下。大佛寺石窟地處絲綢之路北道的主幹線上。為唐貞觀二年所建,原名慶壽寺,全寺共有一百零七個大小石窟,二百五十七個佛龕,大小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是中原文化鼎盛時期唐代都城長安附近的重要佛教石窟寺。其唐代泥塑大佛為長安及周邊地區規模最大,體現了石刻大佛藝術自西域東傳及在關中地區的流行。
2014年6月,成功入選“絲綢之路北道主幹線:長安-天山廊道”的又一世界遺産名錄。東漢時期,佛教經絲綢之路傳入,南北朝時逐漸達到高峰,隋唐時達到鼎盛。彬縣大佛寺,原名“應福寺”,大規模開鑿始於唐初,貞觀二年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抗擊薛舉薛仁杲大戰(彬州淺水垣)中陣亡將士應福所建。北宋仁宗皇帝為其養母劉太后舉國慶壽時,改名“慶壽寺”。人們因其佛像高大雄偉,從明景泰年間俗稱大佛寺並沿用。此後,歷代多有重修。
全寺因山起剎,依崖鑿窟,雕石成像,共130孔洞窟,錯落有致地分佈于40米長的東西向立體崖面上。共有佛龕446處,造像1980余尊,分為大佛窟、千佛洞、羅漢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學者畢沅譽為“關中第一奇觀”。大佛窟是全寺最大的石窟,窟平面為半圓形,徑約34米,高31米。窟內有一佛二菩薩石胎泥彩塑像3尊。阿彌陀佛(俗稱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寬13米、手高4.5米、指長2米。寶石藍螺髻護頂,秀眉慈目,兩耳垂肩,金面方臉,慈祥威嚴;左手著膝,右手端舉,掌心向外,無名指微微前屈;披衣袒胸,腰係佩帶,趺坐于蓮花臺上,整個造形肅穆端莊,雄偉傳神。此窟規模宏大,造像雄偉,雕刻精緻,是中華古代造形藝術中的又一大寶庫。
1   2   3   4   下一頁  


跳轉到

 

/ 4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