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領導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的偉大實踐中,對國防和軍隊建設親抓實抓、運籌帷幄,指引我軍開啟了強軍新征程,受到黨內外、軍內外,乃至國內外的一致“點讚”。
強軍新征程,有這麼一個篇章:2013年11月21日,經中央軍委批准,我軍在7個大單位設立軍事新聞發言人,健全完善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18個月來,這一制度高效運作,在傳遞我軍聲音、回應輿論關切、維護國家利益上發揮重要作用。
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既充分吸收過去的成功經驗,又深入研究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情況新問題;既參考借鑒國際上的通常做法,又努力探索形成適合我國國情軍情的發展模式。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和海軍、空軍等大單位新聞發言人,各司其職、恪盡職守,有序發出高亢響亮的“中國好聲音”。
空軍發言人 申進科
正是有了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5月21日這天,中國空軍航空兵首次飛越宮古海峽赴西太平洋開展遠海訓練之後,空軍新聞發言人即刻向國內外發佈了這一消息,指出“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地區和目標”,展示了我軍的開放、透明和自信。空軍一位飛行師長感同身受地説:“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凝神聚氣、鼓舞士氣!”
以空軍為例,空軍新聞發言人制度建立運作18個月來,進行了36次新聞發佈活動,維護國家利益,樹立空軍形象,鼓舞軍心士氣。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當天,空軍新聞發言人即向國內外發佈《中國空軍在我東海防空識別區首次空中巡邏》的消息,指出“中國軍隊有能力對東海防空識別區實施有效管控”;“和平使命-2014”聯合反恐軍演,及時向國內外發佈《中國空軍察打一體無人機首次參加“和平使命”反恐聯演》等新聞,展示了中國空軍的開放、透明、自信;尼泊爾發生8.1級強震後,及時向國內外發佈《中國空軍4架伊爾-76飛機投入尼泊爾抗震救災》《中國空軍再派6架飛機空運援助尼泊爾救災物資》等新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功能,不斷拓展和延伸。2014年2月18日,國防部網站刊發空軍新聞發言人署名文章《維護空中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人民日報、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隨即轉載、播出。針對近年來一些人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簡單理解為“低空開放”和“低空放開”的情況,空軍新聞發言人提出:空中安全,牽係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不能把“低空開放”變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代名詞,更不能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簡單理解為“低空放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不是放任低空無序飛行。任何空域、任何高度、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任違規違章飛行。
正如一位資深媒體人所説:試想,如果我軍發展到現在還沒有新聞發言人制度,還以“有關部門”來釋放資訊、以“有關方面”來表明立場,就適應不了時代發展和強軍大勢的需要。建立完善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是時代發展所需、是強軍大勢所需。
願解放軍新聞發言人制度走得更穩、更好、更遠!(文/周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