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4年4月14日,澳大利亞國防軍公佈的照片,澳大利亞海軍“海洋之盾”號搜救船上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被投入印度洋南部海域中,參加馬航的搜救工作。
自主水下航行器第一次搜索尚無重大發現
新華網珀斯4月15日電(記者徐儼儼徐海靜)參與搜索馬航失聯客機的美國海軍技術人員1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澳大利亞“海洋之盾”號軍艦搭載的“藍鰭金槍魚”自主水下航行器第一次搜索任務當天淩晨被迫中斷。偵測區域數據經過分析暫無任何重大發現。
負責“藍鰭金槍魚”技術支援的美國海軍上校馬克·馬修斯説,自主水下航行器于珀斯時間(與北京時間相同)14日17時20分第一次入水,設定的任務是在距離海床30米左右的位置搜索一片約40平方公里的區域,設定搜索深度為4200至4400米,極限工作深度為4500米。
馬修斯説,“藍鰭金槍魚”僅搜索了預定區域的30%,便遇到了超過4500米的深度,導致內置安全裝置自動結束其任務。15日淩晨1時,它提前回到海面,整個水底搜索行動持續了約5個小時。
馬修斯進一步介紹説,“海洋之盾”號的專家下載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但沒有任何重大收穫。搜索人員此前預計,這片海床表面有大量淤泥,但現在發現這片海床比較荒蕪,只有幾塊岩石。
馬修斯還表示,“藍鰭金槍魚”最多只能在距海床100米的深度進行聲吶探測,如果遇到水深超過4500米的區域,其搜索能力將降低。
“海洋之盾”號的專家對這片搜索區多個位置進行了取樣,發現大部分位於“藍鰭金槍魚”的極限工作深度以內,但也有少數幾處的水深超過4500米。專家們將重新設定“藍鰭金槍魚”的工作參數,並第二次投放該設備,搜索此前劃定區域剩餘的70%部分。
據介紹,目前任務海域的海況並不理想。為避免風高浪急損壞“藍鰭金槍魚”,“海洋之盾”將擇機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