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稱80後集體變“老”莫讓青春染暮氣[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5-14  發表評論>>

宜昌市夷陵區姜家廟809廢棄工廠(資料圖)。中國網圖片庫 張國榮/攝
宜昌市夷陵區姜家廟809廢棄工廠(資料圖)。中國網圖片庫 張國榮/攝

如果説“嘆老”只是情緒的釋放和吐槽,那麼精神上的“早衰”就值得警惕了。年輕人有朝氣,社會就有朝氣;年輕人有光明的前途可奔,社會的未來就一片大好。掃除籠罩在社會上、徘徊在青年人心頭的暮氣,需要社會對他們敞開更多的機會之門,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更廣闊的上升空間。

似乎在一夜之間,80後一代集體變“老”了。先是懷舊。他們唱著“老男孩”,感嘆消逝在記憶裏穿著海魂衫皮涼鞋的夏天,懷念看過的連環畫,還有那些年一起追過的女孩。再是嘆老。一群在父母看來還是小孩的80後,在比自己更小的小孩面前大嘆“老了”“心好累,感覺不會再愛了”……

是什麼,讓本該朝氣蓬勃的年輕一代變得暮氣沉沉?

不可否認,那些看似“矯情”的吐槽,背後有著一言難盡的青春滋味。和父輩們相比,青年一代有著無可比擬的生活條件和成長環境,但時代也製造了新形式的磨練。成長于改革開放年代,他們的童年擁有動畫片和汽水,也有做不完的作業;他們比父輩擁有更加寬廣的人生選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他們棲身上一代人從未經歷過的網路時代和工業文明,也品嘗著城市化帶給個體的無助和壓力;他們踏入了一個有著空前流動性的社會,也遭遇著精神上的迷茫和認同感的缺失……

對身處這樣一個變革時代的年輕人而言,生活就像一部不斷加速的跑步機。它一方面代表了某種值得追求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不提速就要被甩下來。更令人擔心的是,你跑了半天,卻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不斷地奔跑,換來的只是顯示屏上一連串的數字。在這樣的處境中,不管是懷舊還是嘆老,表達的都是一種面對壓力時,對記憶中美好過去的鄉愁。

如果説“嘆老”只是情緒的釋放和吐槽,那麼精神上的“早衰”就值得警惕了。“早衰”的年輕人,有時會顯得和“成熟”很像,舉手投足都無比正確,接人待物都恰如其分,説話談吐都深思熟慮。但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

少了點什麼呢?想來想去,原來是少了年輕人的朝氣和銳氣。年輕人不應該是敢想敢幹嗎,不應該是直抒胸臆嗎,不應該是敢為風氣先嗎,為什麼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像是從少年直接邁入了中年?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回憶一戰前太平時代的歐洲時,曾經描寫過一個頗堪玩味的現象:剛從醫學院畢業的年輕醫生都已蓄起大鬍鬚戴上金絲邊眼鏡,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僅僅是為了給患者留下“有經驗”的印象。年輕,成為發展的障礙,年老卻成了有利條件。

1   2   下一頁  


相關新聞
·巴西夜總會火災:凋謝的青春[組圖]
·那些年,我們在地頭的青春[組圖]
·崩熱神山腳下長青春科爾寺[圖組]
·趙薇南航拍《致青春》人造雪讓水杉集體“生病”[組圖]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楊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