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放開將是痛苦的過程[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2-28  發表評論>>

2012年9月10日下午,一輛汽車在山東青島一加油站加油。中國網圖片庫 俞方平攝影

應該説,國家發改委2月7日晚決定於次日零時上調汽、柴油價格的決定並非武斷、輕率之舉。其有關負責人表示,被作為國內油價標桿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日的價格變化已滿足國內成品油調價的邊界條件,但考慮到元宵節即將到來,因而適當推遲了調價的時間。

油價既與普通消費者的生活息息相關,又會影響到很多領域的生産成本與企業決策,再結合春節時期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可以説充分考慮油價上調可能帶來的情緒影響,並沒有錯。但遺憾的是這次上調又恰好碰上國際油價轉頭下跌,中國台灣則于同日下調油價,兩相對比,調價主管機關就難免再次遭受民間的譏嘲。這幅鮮明的畫面一印入人們的腦海,再細緻的解釋也難以喚回聽眾的耐心,留下的只有鋪天蓋地的對“壟斷”、“管制”的痛斥。於是,發改委的“政治考慮”就如同迴旋鏢一樣反傷自身,“無事不政治”的邏輯最終收穫的仍是政治上的苦果。

但事實上,自從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于2008年底確定並於次年實施以來,類似的尷尬場景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嗎?就拿去年同樣是春節後、即3月20日的調價(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600元)來説,當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雖然調價幅度較高,但其實政府已適當控制上漲幅度,否則按照定價標準計算還會更高。但民眾對這番“已經手下留情”的表態並不領情,依然怨聲四起。與此同時,中石油和中石化這備受爭議的“兩桶油”也嘖有煩言,在許多場合抱怨國內成品油價格太低,“與國際市場接軌不夠”,其煉油業務一直在虧損。於是成品油調價就變成了一場所有玩家都覺得不快樂的遊戲。

但如暫時撇開這種種抱怨、爭吵所製造的情緒性迷霧,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關鍵的真問題卻很少被提及,那就是,如果按照真實的供求關係衡量,中國目前對成品油的政府定價到底是偏低還是偏高?如果放在2008年底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之前的幾年,可以説學界多數人都有共識,就是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不夠,政府定價偏低産生抑制供給刺激需求的效果,造成國內外市場的油價倒挂,很多地方出現“油荒”。而2008年底確定的新定價機制也正是在這一情況的刺激下出臺的,其核心是,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但現在幾年過去了,這一調價過程基本上是“漲多跌少”(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該機制本身的特徵,如調價週期有關),所以成品油價格的總變化趨勢是上漲,至於是否已經彌補了過去的差距而“與國際接軌”,則眾説紛紜。

由於國際油價也沒有統一標準,所以很多人的衡量方法是和美國油價相比,算出中國成品油價格已高於美國,但也有專家表示,按扣除稅費之後的“裸價”比較,中國油價還是偏低的。(如果和西歐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油價偏低應該沒有異議。)當然這個演算法有一個問題:中國同時是個産油國,相當大比例的原油不依賴進口,用國際油價的標準衡量這一部分是人為拉高油價。不過最終的問題還是,在不放開價格管制、實行自由市場交易的情況下,“合理”的價格水準是算不出來的,但不論如何,中國油價依然偏低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

同樣可以確定的是,“不管”了並不意味著就會“不漲”了,儘管民眾現在怨聲連天,但真正價格放開之後未必油價會下跌,而且考慮到過去中國實行低油價政策的歷史以及國際油價變化的大趨勢,應該説上漲的可能性居多。當然話説回來,老百姓也未必不願意接受這樣的安排:人們會逐漸習慣對變化莫測的市場價格安之若素,而由一個政府機構來指定價格,即使它可能是在實行人為低價,也會被認為背後其實有貓膩。但很重要的是,老百姓接受這一點的前提是,存在各方面都公平自由的市場,只是價格放開是不夠的。

一個當前被隱藏的事實是,成品油如果真的實行市場化定價,在中國現實的市場環境中,未必對“兩桶油”不利,這從其對政府定價持續不斷地抱怨、試圖擺脫這種束縛中就能看得出來。當前中國的成品油定價並非壟斷企業定價,而是行政定價或者“半市場”定價。中石油與中石化的壟斷主要體現在其對産業鏈和市場的壟斷,而不是價格壟斷。但如果放開由企業定價,可以想像,“兩桶油”至少短期內會利用對渠道和市場的控制而通過定價方式收取壟斷利潤。而因為投資石油産業對資金、技術等方面的要求太高,由於現有制度性障礙的殘余影響,目前處於弱勢的民營油企很難對這種壟斷形成實質性挑戰。事實上,這種漲價的前景也是政府考慮“維穩”需求而不願看到的,所以現在的定價機制雖然尷尬,卻不過是受制于各方條件而達成的博弈結果而已。

所以筆者並不樂觀地認為,只要解除了價格管制,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這至少需要與石油進口、加工、冶煉、銷售各個環節上的放開市場準入、鼓勵民企競爭相配合,在形成充分競爭的市場結構後才能開放價格。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完善現有定價機制,例如縮短調價週期、提高機制透明度等等。不用猜,這種定價機制繼續存在的必然結果就是“所有人都不滿意”的尷尬會繼續。如果説這一結論令人痛苦的話,這不過是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諸多陣痛的表現之一而已。換句話説,這是我們所有人都不得不繼續吞下去的尷尬。(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評論版主編)

 

文章來源: 華夏時報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