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首頁 > 最新播報 >

兩會綜合報道|為大局服務 為人民司法——代表委員審議討論兩高報告

發佈日期:2024-03-10 06:14:45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為大局服務 為人民司法——代表委員審議討論兩高報告

新華社記者

連日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對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進行審議、展開討論。

代表委員們認為,兩高報告充分體現習近平法治思想,無論是總結回顧過去一年工作,還是部署2024年工作,都聚焦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記錄中國法治進步,彰顯司法為民理念,回應社會熱點與關切,貫穿了以審判和檢察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主線。

服務發展大局

過去一年,司法機關找準司法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結合點、著力點,以能動司法保障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

貴州貴達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山代表説:“從兩高報告能夠看到,我國司法機關在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公共安全治理、寬嚴相濟促犯罪治理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在法治軌道上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

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良好的法治環境。為依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最高法制定優化法治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7條意見,最高檢制定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3條檢察意見。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金銀墻代表對最高法報告中有關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內容有很深體會。

“在司法實踐中,面對一些企業瀕臨倒閉,法院沒有簡單地予以破産清算,而是引導企業進行重整、脫困重生,重回發展賽道。”金銀墻説,去年福建法院通過破産審判挽救了182家危困企業,保護了政府、企業、職工、債權人等各方利益,取得多贏效果。

在2024年工作安排上,司法機關將深化涉案企業合規改革,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法治環境;開展 “檢察護企”專項行動,用法治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從嚴懲治金融犯罪,服務金融高品質發展;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促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代表委員們認為,這些措施將有利於增強經濟活力、防範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對最高法報告中提出的“依法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李永君代表建議:“做好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應注重系統思維。生態環境保護沒有地域分界,要加強跨區域協作。”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情報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冠梓委員表示:“司法裁判傳遞的是公平正義的價值導向。司法實踐用具體判決傳達抽象正義,以法化人、成風化俗,構建起安定人心的社會正義工程。”

最高法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根據最高檢報告,2023年審查認定屬正當防衛依法不捕不訴261人,同比上升25.5%。

社會矛盾、糾紛不能一訴了之。兩高報告中均提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代表委員們表示,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江蘇省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黨總支書記歐陽華代表在審議時述説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村裏同當地法院合作建立了調解工作室,我本人也受聘為法院特邀調解員。通過調解工作,幫助村民解決農村承包地、宅基地流轉、舊房翻新中遇到的問題,使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推動了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歐陽華説。

最高法報告指出,堅持辦案就是治理。針對近年來涉彩禮糾紛增多甚至引發惡性案件,最高法制發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商文江委員表示:“報告中引用的‘彩禮’‘知假買假’等案例,很接地氣。”他説,這些案件看似很小,卻能直接影響群眾對社會規則和道德風尚的認知,體現了具體案件辦理對社會治理的示範效果。

強化司法為民

審結涉教育、就業、養老、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萬件;審結涉新業態勞動爭議案件14.2萬件;加大拖欠薪資案件審判執行力度,幫助農民工追回21.8億元“辛苦錢”……兩高報告中的一串串數字,生動印證人民有所呼,司法有所應。

“報告釋放了緊跟新形勢,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的強烈信號,十分貼近當前勞動者的實際需要。”廣西來賓東糖集團鳳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韋麗娜代表表示,期待司法機關繼續加強新業態用工審判指導,增強針對涉勞動者權益新情況方面的法律保障。

對於網路暴力“按鍵傷人”、網路水軍侮辱誹謗等違法犯罪行為,兩高報告都明確“亮劍”。

“兩高報告用有力的數據、鮮活的案例表明瞭依法保障有序網路空間的決心。”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靜代表説,下一步,天津法院將充分發揮司法審判在網路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依法懲治利用資訊網路實施詐騙、損害他人名譽、侵犯他人隱私等行為。

加強安全生産、食藥安全等民生領域司法保障,依法保護未成年人、老年人、婦女、殘疾人、農民工合法權益,合力保障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兩高報告中2024年工作安排的內容,讓代表委員們感受到“剛性”法律背後的“溫度”。

山東康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張巧良代表表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記者余俊傑、鄭明達、任沁沁、高蕾、白佳麗、徐海濤、馬曉成)

【責任編輯:李平書】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