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首頁 > 最新播報 >

兩會新華解碼丨更好守護“一老一小”,這些新舉措來了

發佈日期:2024-03-07 07:29:48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題:更好守護“一老一小”,這些新舉措來了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姜琳

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等作出一系列部署,其中涉及“一老一小”服務保障的具體安排引人關注。

——上調養老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這是近年來上調幅度較大的一次。報告同時明確,“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養老金上漲需要“真金白銀”。預算報告中提出,落實地方支出責任,保障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全國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始於2022年11月25日,按照計劃,個人養老金結合實際分步實施、選擇部分城市試行1年後,再逐步推開。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個人養老金制度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對老百姓來説,在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外又多了一個選擇。”浙江省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葉苗代表説,金融機構應推出一些符合長期投資的“專屬産品”,提升個人養老金的吸引力。

——加強老年服務供給。

當前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民政部數據顯示,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超過2.8億人,佔總人口的19.8%。加強老年服務供給,是眾多老年人的訴求。

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路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力度”“加強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等相關部署。

根據計劃報告,今年我國將擴大普惠養老供給,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實施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工程。

“要支援做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老年助餐、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集中照護等工作。”安徽省阜陽市副市長楊善竑代表認為,應儘快推進實施以失能老年人為保障對象的長期護理保險,同時創新建立多元養老模式,在全社會營造愛老敬老氛圍。

——解決“看病難”。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是社會保障的直接體現。一段時間以來,“看病難”成為“一老一小”面臨的共同難題。截至2022年底,我國兒科醫師數達22.6萬人,老年醫學科醫師人數相對更少。

為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補齊兒科、老年醫學、精神衛生、醫療護理等服務短板。

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周琳代表認為,當前應著重加強兒科和老年醫學科等領域急需緊缺的醫務人員培養,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補齊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短板,並進一步探索構建具有公益性與保障性的老年和兒童醫療服務體系。

——健全生育支援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經營主體用工成本合理共擔機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在建立健全生育支援政策體系方面,計劃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和服務,讓女性能夠更好實現生育意願、家庭需要與職業發展的平衡。

【責任編輯:劉峻淩】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