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首頁 > 兩會觀察 > 兩會系列評述 >

相約“春日盛會” 奔赴復興“山海”

發佈日期:2024-03-06 08:50:57 | 來源:安徽新聞網

陽春三月,萬眾矚目的全國“兩會”如期而至,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相約“春日盛會”,共謀時代發展,共譜時代篇章。

一鼓春雷起九淵,風雲萬里會中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這次春日的盛會將進一步凝心聚力,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中央的號召上去,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拼搏、“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幹吹響奔赴復興“山海”的號角,去見證祖國的繁榮富強。

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然吹響。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唯有全黨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奮楫爭先、篤行不怠,才能把黨中央的重要決策部署付諸實踐、落地生根,才能譜寫河清海晏、國泰民安的壯美詩篇。

何為河清海晏?何為國泰民安?《管子·形勢解》中提到:“主之所以為功者,富強也。故國富兵強,則諸侯服其政,鄰敵畏其威。”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社會和平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是國家富強,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富強”二字放在第一位。

近日《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三季)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片中習近平總書記通過引用“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這三句詩,分別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鑄了百餘年中國滄桑巨變的歷史圖景,展現了幾代人為民族復興奮鬥的艱辛歷程。

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佳的營養劑。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在黨的寶貴經驗中汲取“精神養分”,涵養奮進的力量。“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無論傳統神話故事中“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還是革命戰爭年代的拋頭顱灑熱血,中華民族勇敢追夢、奮發向上的精神從未改變。我們要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從黨的百年曆程中尋方法、找規律,明確“從哪來,到哪去”的指引,真正做到學深悟透、入腦入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添磚加瓦。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類的美好理想,都不是唾手可得的,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的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艱苦奮鬥。夢在前方,路在腳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徵更加明顯。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我們要勇於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唯有走好腳下路,方能無愧於今天、無愧於黨和人民的重托,持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薄力量。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未來的道路一定盛滿陽光,但也少不了未知的“攔路虎”,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面前,廣大黨員幹部要鉚足“越是艱險越向上”的衝勁和“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只爭朝夕、求真務實,以不懼風浪、不畏強險的開拓進取,在經風雨、闖龍潭中壯筋骨、長才幹,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穩步前行,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全國“兩會”的召開,不僅回顧著往昔有過的點點滴滴,也展望著未來的前行之路。當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既有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也充斥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要有打“持久戰”的毅力和決心,鍥而不捨、馳而不息,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璀璨華章。

俗話説得好, “春無遺勤,秋有厚冀。”藍圖恢宏,氣吞山河;號角激越,催人奮進。在強國復興的康莊大道上,讓我們懷揣希望、搶抓農時、砥礪奮發,攜手趕赴這與春天相約的盛會現場,共同迎接碩果纍纍的“金秋”到來。

【責任編輯:申罡】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