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田靜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級非遺項目建水紫陶燒制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田靜格外忙碌,除了對提案進行最後的推敲打磨外,她還就近年來“建水紫陶非遺技藝傳習”“大學生返家鄉社會實踐”“小小傳承人孝親課堂”等項目的開展進行總結,希望從建水紫陶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中,挖掘出可為更多非遺保護傳承提供借鑒的經驗。
“今年春節期間,建水的遊客很多,不少小朋友都來體驗陶藝製作,這正是非遺魅力與價值的最好體現。”田靜説,經過20餘年的發展,建水紫陶相關從業人員從百餘人上升至5萬餘人。更可喜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建水紫陶的製作技藝中,為建水紫陶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建水紫陶的蝶變經驗也讓田靜明確了履職的方向,她多次到全省各非遺傳承地,與當地非遺傳承人談心交流、走訪調研,傾聽不同非遺傳承人的期盼和訴求。同時,積極開展紫陶技藝公益研修培訓,以開辦講座、沙龍等多種形式深入到企業、學校、鄉村、社區等地進行文化交流,不斷提升非遺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雖然關注非遺、保護非遺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但制約傳承保護最大的問題依然是非遺項目面臨代表性傳承人老齡化和後繼無人。”田靜説,不論是木雕石雕還是繡花剪紙,非遺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載體與民族集體記憶,需要構築起社會、學校、非遺傳承人等多元化非遺保護傳承格局,變“非遺進校園”為“非遺在校園”,讓非遺文化薪火相傳。
對此,田靜在6年履職中先後圍繞在職業院校、中專學校中開設非遺技藝專業,加強非遺師資建設,完善培養機制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她所呼籲的“傳承不應當只在成年人當中,更應從孩子抓起”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有效助力非遺常態化保護和人才專業化培養。
為呼籲學校教育更好參與到非遺傳承保護工作中來,今年田靜準備了《發揮學校美育育人功能 完善中國特色學校美育課體系建議》提案,建議把非遺作為中小學校的常規教學任務,面向全體中小學生進行非遺美育教育,通過做好相關課程設計、設置,開展非遺通識教育、手工體驗、文化鑒賞等活動,切實發揮好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教學中的作用,實現非遺保護傳承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雲南日報/黃翹楚)
【責任編輯:趙超】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京ICP證040089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