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開新局·謀新篇丨中國式養老之道:完善社會化居家養老服務,打通居家養老“最後一米”

發佈日期:2023-03-11 10:11:52 | 來源:中國網

編者按: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3月,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的首個兩會,同時也恰逢換屆之年,因此,這註定是一次孕育新生機、新氣象與新希望的大會。值此之際,中國網推出兩會特別策劃《開新局·謀新篇》系列組稿,聚焦經濟、生育、老齡化、就業等民生熱點問題,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為國家高品質發展提出真知灼見,為百姓過上高品質生活建言獻策。

中國網3月11日訊(記者 彭瑤)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養老服務保障。兩會期間,中國網記者就養老話題,採訪全國人大代表及相關專家,以求破解養老之道。

2019年以來,山東省鄆城縣通過政府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委託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成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組織專業人員為6000多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務。圖為2023年2月12日,在鄆城縣鄆州街道王沙灣村,鄆城縣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陪老人聊天。郭緒雷攝/新華社圖片庫

完善社會化居家養老服務 實現醫養、康養相結合

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3人家庭已佔所有家庭總數的76%以上,平均家庭人口數只有2.62人,出現了家庭小型化、家庭結構簡單化現象。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與子孫多代同在一個時間段生存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第一代獨生子女和少子女家庭的父母開始走入老年,本身就形成了空巢更容易發生、更早發生的現象。

此前,天津提出了建設“97-3”(97%的老年人依託社區服務居家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養老)養老服務格局。與原來“90-7-3”(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理念相比,“97-3”理念的進步之處在於,認識到社區在居家養老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將社區和居家融為一體,構建居家社區與機構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在現在“醫養康養相結合”的概念中,康養實際上針對的是主體人群,即健康老人,讓他們得到健康知識、健康服務等。而一旦到了非健康的時候,就應該跟醫養相結合,讓他們得到專業、優質的醫療服務。

“沒有社會化的養老服務,居家養老也就是一句空話”。原新認為,打通居家養老“最後一米”的關鍵就在社區。社區是把社會化的養老服務送到老年人房前、門前、床前的“連接器”。2020年,60歲及以上的老人中,約2.3%的老人不能自理,不健康但可以自理的老人約10.41%,八成以上老人相對健康。但老人健康不代表他們不需要社會化的照顧。

絕大多數60—79歲的低齡、中齡老人其實不需要“養”,而需要“助”,從調查來看,老年人最需要的“助老”主要在助餐、助潔、助行和助醫四個方面。失能半失能老人還有一些特殊化的需求,比如輔具、臥床照料等。“助老也罷,養老也罷,總之,不要把老人看成是同質性的一群人,對老年人的照護一定要分類分級。”原新期待國家儘快完善“社區居家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將相關規劃實實在在地落地,同時推廣“97-3”理念。

“養老機構面臨著重大機遇,打破養老院的‘圍墻’,把專業化、職業化、規範化服務送到社區中去。”原新表示,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居家社區的養老職業化水準,另一方面也能擴大養老機構的服務範圍,對於一些虧本的養老服務機構來説,産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社區的適老化改造還需進一步加強,最好能有法律保障。

補足居家養老服務短板 探索建立老年人病情日常監測制度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居家社區養老得到較好發展,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誠同達(西安)律師事務所主任方燕分析,一是平臺建設和服務設施不足。擁有養老服務平臺的社區佔較低,老年人的需求和養老服務資源難以實現無縫對接;二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準較低。老年人自身購買養老服務的能力明顯不足;三是社會力量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不足,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係鬆散,所提供的服務並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四是長期照護保險覆蓋面小。主要限于城市職工,同時也存在醫養結合機構資質認定門檻高等體制機制問題。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要進一步解決上述問題,讓居家養老的基礎地位和社區養老的依託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對於村(居)委會、社區的具體照顧責任是否有必要通過法律來明確,方燕表示,獨居、空巢老人一旦出現病情,很難被第一時間發現,從而耽誤醫療救治時間,村(居)委會、社區同樣有照顧責任。可以先試點,找到成熟的、適合推廣的措施後,再考慮相關立法。比如,強化監管責任人監督病情的義務,建立老年人病情日常監測、上報制度。由村民小組長或小區樓長作為第一反映人,並將日常體檢、健康和法律知識、家庭關懷普及等納入村民小組長、小區樓長工作考核體系。

2月16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阜溪街道興山未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家庭醫生輔助社區老人進行雲問診。謝尚國 攝/新華社圖片庫

建立老年人就診綠色通道 優化網際網路就醫流程

社會資訊化為就醫帶來便利,但許多老人卻因無法熟練使用智慧手機,難以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看病難”問題急需破解。

“在數字化社會,一定要保障不使用數字智慧設備的所有人,包括老年人以及存在數字屏障的其他人能夠分享數字社會的權益和機會。就像高速公路ETC替代了大部分的人工收費,但卡口上還會保留人工通道一樣,這是文明社會的態度。”原新説。

社區提供家庭醫生和醫療服務,是其在服務老年人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功能,可以建立高層級醫院和社區醫院通過網際網路溝通機制,通過網際網路遠端診斷,解決一部分老人不方便去醫院掛號問題,發揮數字社會的優勢。同時,醫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有條件的醫院建立老年人就診“綠色通道”,併為有基礎病需要常態化、定量化用藥的老年人建立便捷取藥機制。

方燕對“綠色通道”和網際網路醫院的重要性亦深有同感。她建議,醫療機構應完善電話、網路、現場預約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暢通老年人的家人、親友、家庭醫生等代為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配備導醫、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就醫指導服務,併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各醫療機構應充分考慮老年人使用習慣,簡化網上辦理就醫服務流程,為老年人提供語音引導、人工諮詢等服務功能,逐步實現網上就醫服務與醫療機構自助掛號、取號、叫號、繳費、檢驗報告、取藥等智慧終端設備的資訊聯通,同時,支援現金和銀行卡,及線上代辦支付醫療費用功能。

開展“網際網路+智慧醫院”線上線下相結合就醫模式,實現醫院內醫療服務資訊互通共用,老年患者可以通過遠端視頻看診,並通過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校驗等方式進一步優化就醫流程。智慧養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基於通訊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為支撐整合各種社會力量和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和智慧化服務。養老機構、醫院藥店等第三方機構,可借助智慧産品和網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服務。

方燕強調,要建立社會機構醫療服務管理體系,由監督部門建立專門的社會機構醫療服務名單,針對社會機構醫療服務管理形成科學有效的等級考評標準。開通專門的群眾投訴渠道,並對社會機構服務進行定期回訪,將社會機構政策落實、投訴情況等納入考評範疇,並將考評結果及時對外公開。落實監管責任人,強化監督責任。

做好個人養老安排 在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做“加法”

去年,國家正式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標誌著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參加人數已經達到2817萬人。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介紹,個人養老金每年繳費上限是12000元,以後還會適時調整繳費上限。

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2.64億,佔總人口比重達18.7%,預計到2054年將達到5.2億,佔比達40%以上,進入“超級老齡”社會。原新強調,無論是養老保險體系還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是因為老齡化才要建,一個社會只要有老人,就是政府應該承擔的最基本的公共政策的組成部分。只是人口老齡化加劇了政府構建完善基本公共政策的迫切性和壓力。

原新表示,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中,第一支柱政府基本養老保險重在保基本、廣覆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10.5億人。第二支柱職業年金或企業年金體現的是就業單位承擔的社會養老責任,各單位標準不一,截至2021年底,覆蓋約7000萬人左右。個人養老金則完全是個人行為,用於提升自己養老金的水準。“個人養老金賬戶由有資質的金融部門來承擔,安全性高,保值增值相對有保障,有條件的人可以儘量參與。除了上述方式外,還有商業保險、理財、儲蓄、置業等,屬於第三支柱範疇,都是養老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有人將家庭支援和社會救助列為另外兩大支柱,也有一定道理。”

“養老保險體系是責任分擔的體系,有政府、社會、市場、家庭、個人的責任。”原新説,政府養老保險保基本、廣覆蓋,社會營造有利於養老、有利於金融資産配置的環境,市場開發出能夠有效配置金融資産的産品,家庭責任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代際支援。“在未來的養老市場中,個人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要做好自己的養老安排,用好政府、社會、市場、家庭、個人多元渠道,在政府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做‘加法’。”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受訪者供圖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金誠同達(西安)律師事務所主任方燕。受訪者供圖

(聲明:本稿標注為“新華社圖片庫”圖片經新華社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魏婧 張艷玲】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