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

中國發佈丨黃潤秋:守好生態環境底線 以高水準保護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發佈日期:2023-03-05 13:46:22 |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3月5日訊(記者 魏婧)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首場“部長通道”,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接受媒體採訪。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3月5日舉行首場“部長通道”,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接受媒體採訪。中國網 董寧 攝

有記者問,2023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釋放積極信號。當前形勢下,生態環境部將如何在服務和保障好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同時,守好生態環境底線?

黃潤秋表示,近十年來,中國在經濟總量實現年均增長6.5%的同時,污染物排放在持續大幅度降低。這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減排分別超過84%、58%,北京二氧化硫的濃度以個位數的微克來計。PM2.5連續九年下降,累計降低57%,重污染天氣比例只佔1%左右。

根據最新調查結果,民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超過90%。這表明高水準生態環境保護不僅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且會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推動高品質發展。另外,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實現高品質發展,高水準的生態環境保護是內在要求、應有之義。所以,必須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考量,統籌好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既要支撐服務保障好經濟平穩運作和發展向好,又要守好生態環境底線,以高水準保護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黃潤秋説,從環境影響評價領域來説,去年,生態環境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好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環評要素保障。去年一年,生態環境部本級審批180個重大項目,涉及的投資1.9萬億。生態環境部指導地方審批12.3萬個項目,涉及投資23.3萬億。這些都為穩經濟、促發展作出了貢獻。做法主要是“123”。

“1”是落實好一套政策,我們出臺了相關政策,構建了一套創新的政策體系,既包括同類項目打捆審批,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統籌聯動這樣一些創新性機制,確保環評審批高效率。

“2”是暢通兩項機制,一項是環評審批的綠色通道,主要針對重大項目。第二項是直達基層、直達中小微企業的諮詢服務機制,通過遠端線上幫扶、釋疑解惑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環境管理能力,所有這些都是對環境影響評價效能的極大提升。

“3”是落實好三本台賬,就是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和利用外資層面三個方面的相關項目環評管理臺賬,提前介入、定期調度,共同推動這些項目落地。

黃潤秋指出,新的一年,生態環境部將繼續用好“123”的政策,繼續強化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評要素保障。同時,還要強調守牢底線,這方面有“345”的考慮。

“3”是守住“三條底線”:一條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是總要求;二是依法依規,法律法規和標準是剛性的,不能動,這個底線不能破,特別對一些重大的、性質比較惡劣的違法行為,我們會嚴肅查處、決不姑息。三是生態環境品質只能向好不能變差的底線。

“4”是把好“四道關口”:一是環評審批准入關,包括規劃環評、項目環評,包括前期的“三線一單”區域準入。二是排污許可關。第三道關、第四道關是兜底的,監督執法關和督察問責關。

“5”是重點關注“五類項目”,包括涉“兩高”項目、生態敏感項目,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排放比較高的産業項目,涉圈水圈地的公園類項目,還有人民群眾和社會反映強烈的項目。對這些項目嚴格審批、嚴格把關。

【責任編輯:張艷玲 蔡曉娟】
無標題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