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開啟科技創新新篇章 向著高品質發展出發

文章來源:中國網 發佈時間:2021-03-12 16:45:09 作者: 王冉 責任編輯:魏婧

中國網3月12日訊 (記者 王冉)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1日勝利閉幕。大會表決通過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為我國實現高品質發展指明方向。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本次大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創新成為我國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十四五”規劃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對日趨激烈的全球科技競爭,與會代表建言獻策,助力推動我國科技強國戰略。

加強頂層設計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國家創新體系進行了重要戰略佈局,先後部署建設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的新一輪區域創新佈局。

目前,我國中部地區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空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雲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建議在武漢部署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進一步完善我國創新基地的區域佈局。丁烈雲指出,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區最大城市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龍頭城市,具有雄厚的科教實力、産業基礎和創新資源,具備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雄厚基礎和條件。

2月中旬,湖北在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宣佈,加快建設以東湖科學城為核心的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到2035年,東湖科學城將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部佈局中的“王牌主力”。據丁烈雲介紹,湖北還將組建7座湖北實驗室,涉及光電科學、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生物育種等領域。

丁烈雲所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將組建光谷實驗室,他對記者説:“湖北光谷實驗室將瞄準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標準。現在‘武漢光谷’已成為‘中國光谷’,下一個目標是成為‘世界光谷’。”

解決源頭問題 加強基礎研究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多位來自科技界的代表指出,當前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

“十四五”規劃強調要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並明確指出,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3月8日,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時表示,開展更加科學優化的頂層設計和系統佈局,使基礎研究在我國能夠成系統地佈局、成體系地推進。此外,要繼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爭取“十四五”基礎研究佔全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從現在的6%提升到8%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同樣強調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科技創新的高品質發展要解決的不是“有無”問題,而是“好壞”問題。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科技研發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實現産品性能的跨代提升。這僅靠生産工藝層面上的精細化改造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回歸到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基礎學科的底層研究。

“只有基礎科學研究有了突破,才能實現技術層面上的跨越式發展,推進産業升級。這不僅能夠保證我國科技産業供應鏈的安全,而且能夠促使我國掌握制定行業國際標準的主動權。”劉若鵬強調。

激活市場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十四五”規劃將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匯聚,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工信廳廳長謝志成説,為激發企業創新能力,建議研究出臺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産業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將企業資訊化建設費用納入“稅前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具體辦法以及國産創新産品首購首用的政策措施。通過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聚集,實現創新目標由企業確定、創新要素由企業整合、創新成果與企業共用。

劉若鵬建議,支援企業進行重大科學領域的底層研究。他指出,在深圳,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發揮了引領作用。“不同於北京和上海有廣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援,深圳的創新力量主要來自於企業。”

據他介紹,深圳擁有五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由華為、中興、光啟、華大基因和中廣核五家企業建設。劉若鵬認為,深圳應該先行先試,組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體,挑戰世界科技前沿課題。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新已成為影響和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變數。然而,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必須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向著高品質發展出發,推動我國2035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並乘勢而上在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科技強國。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