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實現恢復性增長 克服“基數幻覺”影響

文章來源:新京報 發佈時間:2021-03-11 10:58:37 作者:王姝 責任編輯:李高思

如何看待宏觀經濟主要指標的設定?如何理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宏觀政策不急轉彎”?今年的國民經濟面臨哪些挑戰?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重大風險防範化解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2020年受疫情衝擊,風險有所疊加,一個是財政風險,一個是金融風險,一個是房地産市場的風險,2021年要對這些風險給予關注。

尹中卿長期從事人大工作理論和經濟政策研究,多年參與審查計劃、預決算和季度經濟運作分析決策。

談宏觀經濟主要指標

“十三五”四類25項主要指標完成不錯

新京報:如何看待宏觀經濟主要指標的設定?

尹中卿: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標誌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站在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就需要對“十三五”走過的路做一個回顧。“十三五”時期,四類25項主要指標整體完成情況不錯,其中,20項指標提前完成或者超額完成,5項指標接近完成或者基本完成。明白這些才能更好地了解2021年和“十四五”的經濟指標是在什麼背景下制定的,今年我們應該怎麼幹。

新京報:5項接近完成或者基本完成的指標是哪些?

尹中卿:“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分為“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四類,在此基礎上設置25項具體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13項,預期性指標12項。在約束性指標中,有一個指標屬於接近完成,就是單位GDP能源消耗,與規劃相差1.8個百分點。預期性指標有4項屬於接近完成,一個是GDP總量,一個是全員勞動生産率,一個是服務業增加值比重,一個是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

新京報:接近完成,那對今年和“十四五”的影響有多大?

尹中卿:首先要看到的是,在25項主要指標中,其中20項指標特別是有關環境保護、民生福祉的指標都完成了,有的提前完成有的超額完成,因此,過去五年的成就為“十四五”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此外,5項接近完成或者基本完成的指標,GDP總量之外的另4項,也都與GDP有關。比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GDP的比重、單位GDP能耗降低這三項指標,分母都是GDP;全員勞動生産率指標則是以GDP為分子,所以這些指標肯定會對今年的GDP增速、對“十四五”構成一定的影響。

影響有多大?以GDP總量為例,十八大提出兩個“翻一番”目標任務,“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已經如期完成。GDP“翻一番”指標因為去年受疫情影響,還差一點。但是GDP總量“翻一番”只是眾多指標中的一個,綜合評價各項指標,其實百姓已經享受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紅利。

談GDP增速

“十四五”時期把精力放在高品質發展上

新京報:今年GDP增速目標6%以上,此前一些機構曾預測將破8%。

尹中卿:一些學者提到了一個詞叫“基數幻覺”。就是GDP增速是同比,同比是與歷史同時期比較,比如今年第一季度與去年第一季度相比。而環比則是與前一個相鄰的時期作比較,比如今年第一季度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去年第一季度,GDP增速-6.8%,第四季度為6.5%,今年第一季度只要能保持去年第四季度的6.5%,那麼環比增長為0%,可同比增長就超過12%。這就是“基數幻覺”。

有人形象比喻,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砸下一個深坑,坑深6.8米,今年只要跳得跟坑一般平,同比就增長6.8%;如果跳得與去年第四季度一樣高,即使環比增長為零,也跳到地面上來了,同比增長就可能達到兩位數。

正是因為考慮到了“基數幻覺”的影響,2021年GDP增速設定為6%以上,這個預期目標對於去年同比來説不算高,相對來説容易完成,因此就可以有更多精力解決長期積累的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鞏固經濟恢復基礎,避免經濟增長速度大起大落,下大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新京報:“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為什麼沒有設GDP增速目標呢?

尹中卿:“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沒有設一個具體的GDP量化目標,主要考慮到我國經濟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不能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也不再過分強調經濟增長。不設具體目標,更有利於引導各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在高品質發展和效益上,放在補齊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綠色生態等短板方面,同時也增強了靈活性,能夠更積極、主動、從容地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因為今後五年我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仍有較大不確定性。

談宏觀政策不急轉彎

政策“不急轉彎” 要有過渡和銜接

新京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宏觀政策要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援力度,不急轉彎。“不急轉彎”應當如何理解?

尹中卿:我們特別強調,2021年要實現的是恢復性增長,或者説經濟增長恢復到正常軌道,同時還要克服“基數幻覺”的影響。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宏觀調控政策也應當逐漸回歸到正常或者“常態”,不能繼續採用2020年上半年為應對疫情衝擊所採取的短期的、應急的刺激政策。例如宏觀杠桿率,2020年應對疫情衝擊,為了保證流動性充足,全年宏觀杠桿率共上升23.6個百分點,最高峰的第三季度甚至一度接近上升25個百分點,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最高的一年。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把刺激政策逐步恢復到正常,宏觀調控政策就必須“拐彎”“剎車”“掉頭”。但要注意不能急轉彎,不能猛剎車,不能完全掉頭。在出臺政策、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既要有“退出”的政策,也要有“補償”的政策、“對衝”的政策、“過渡”的政策、“銜接”的政策,讓社會各界、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各個市場主體特別是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更容易適應、更容易接受。

新京報:今年的國民經濟面臨哪些挑戰?

尹中卿:2020年受疫情衝擊,風險有所疊加,一個是財政風險,一個是金融風險,一個是房地産市場的風險,2021年要對這些風險給予關注。

財政風險,赤字率去年達到3.6%,今年按3.2%安排,已經高於3%左右赤字率警戒線。還有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目前,地方政府債務接近30萬億,此外還有一些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問題。財政風險最終會轉移到金融風險上來,2020年,宏觀杠桿率提高了20多個百分點,金融杠桿率高加上銀行“雙不良”上升,會加大金融系統性風險。房地産市場也與金融密切相關,目前房地産市場的問題主要是過度金融化,製造業、銀行、信託、保險、債券、基金等資金過多進入房地産,此外“熱錢”也繞道進入房地産市場。“房子只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針對的不僅僅是買房人,還有一些炒房的金融機構。

此外,養老金缺口問題也應充分重視。

風險雖然存在,但是事實已經證明,中國經濟的韌勁很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後勁也很強。

聲音

我國經濟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不能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也不再過分強調經濟增長。不設具體目標,更有利於引導各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在高品質發展和效益上,放在補齊社會發展、民生保障、綠色生態等短板方面,同時也增強了靈活性,能夠更積極、主動、從容地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因為今後五年我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仍有較大不確定性。——尹中卿

新京報記者 王姝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