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正文

代表委員熱議碳排放監測評估:碳中和背後的國際話語權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佈時間:2021-03-11 07:45:24 作者:邱晨輝 責任編輯:李高思

碳中和離我們遠嗎?全國政協委員張興贏提到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其中描繪了地球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所産生的影響:到2050年,如果氣溫升高1.8攝氏度,無水可用的人數將增加20億,全球物種約有兩到三成瀕臨滅絕。

這份“一度一度”預測的氣候變化後果,被科學家稱作“走上滅絕高速公路”——二氧化碳減排的警鐘,在不斷敲響。

2020年,我國提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2021年要“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

“碳達峰的目標、碳中和的願景都有了,那我們的監測評估體系能否跟得上?”這是張興贏這次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這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國家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工程應用系統副總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必須儘快提升溫室氣體監測與評估能力,這不僅關乎目標願景的實現,還關乎碳排放問題背後的國際話語權。

談及碳達峰、碳中和,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也不止一次提及核算評估這把“尺子”。

在他看來,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願景,不僅要求我國能源系統快速轉型,大幅提高風能、太陽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未來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還要快速提升溫室氣體監測與評估能力,以便精確把握能源結構調整,合理評價低碳發展效果。

事實上,國際社會對於碳排放核查和計算的方法,依據的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開發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方法學,我國碳排放計算也遵循了這一國際通用的方法學。

張興贏説,雖然計算溫室氣體清單的方法統一,但是不同機構基於不同口徑的統計結果會有較大差異。同時,國際上不同組織、研究機構如果採用不同方法學計算得到的同一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也存在差異,這種傳統的“自下而上”的核算方法,還存在很多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學問題。

截至目前,世界氣象組織協調建立了31個溫室氣體全球大氣本底觀測站,以及400多個區域本底觀測站。2009年後,日本和美國還先後發射專門的碳衛星,提升天地一體化的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能力。

全球科學家便利用這些站點和衛星的觀測數據,開展前沿的碳排放計算:將監測到的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與地球科學系統模型結合,反推全球不同區域排放和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以此評估當前全球碳排放的核算結果。

從這個角度來看,影響這把核算“尺子”準確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據採集的源頭:站點和衛星。

張興贏説,在世界氣象組織建立的溫室氣體全球觀測站網中,我國僅有位於青海瓦裏關的全球大氣本底站以及3個區域本底站被納入其中;對於溫室氣體觀測衛星的研製,我國起步更晚,2016年才陸續開展衛星監測溫室氣體的科學試驗。當前,我國還沒有在軌運作的衛星可以獲取溫室氣體監測的資料。

他告訴記者,面對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大戰略部署,如何科學監測和評估我國各個省(區、市)以及各個行業的碳排放核算結果和減排效果,是“十四五”期間應當及早謀劃和部署的一項重要支撐工作。

宇如聰也提到,我國雖然在1990年開展了溫室氣體觀測,但目前觀測站網密度尚未覆蓋關鍵區域和城市,監測要素不全,合理的碳中和評價方法和標準尚未建立。

“要充分認識到氣候變化相關問題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儘快提升溫室氣體監測與評估能力,增強國際話語權。”宇如聰説。

今年1月,中國氣象局啟動運作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該中心將開展碳中和科學研究和監測評估核心技術攻關,對我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多情景路徑開展研究。

宇如聰説,監測和評估溫室氣體排放成效,加強碳收支過程評估與未來預估,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環節。應在現有的溫室氣體大氣本底站基礎上,科學佈局並建設省市聯動的溫室氣體監測網,進一步實現區域和城市尺度碳匯潛力監測;加強評價標準和方法研究,儘快提升碳收支監測和定量評估水準。

談及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趙立欣也多次提出監測評估的重要性。

她説,要根據我國農業生産規模和技術水準,在保障糧食安全、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的前提下,預測農業農村溫室氣體排放趨勢和達峰時間,評估減排、固碳與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潛力和成本,提出農業農村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技術路徑。

趙立欣還建議,成立專門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研究機構,組織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和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技術創新,承擔國內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監測、核算與第三方評估。

這次全國兩會,張興贏也準備了“關於加大投入建設碳中和科學監測和評估體系”的提案,其中建議:加大投入支援依託氣象衛星成熟平臺的大氣溫室氣體高精度定量遙感觀測儀器和數據處理技術的研發,形成天地一體化、業務化和長期高精度的溫室氣體科學監測網路。

據他透露,2021年7月,全球首顆搭載主動鐳射雷達二氧化碳探測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將在上海出廠待發射。該衛星的最大特點是搭載主動鐳射雷達載荷,從天上往下發射一束鐳射雷達,就像照手電一樣,採用後向散射接收和差分吸收探測體制,可以獲取全球大氣二氧化碳、雲和氣溶膠的垂直分佈資訊。

張興贏説,“十四五”期間,我國計劃發射的風雲三號氣象衛星後續星將搭載被動高光譜探測儀開展全球溫室氣體的業務探測。國家空間基礎設施中還將發射一顆同時搭載主動鐳射雷達和被動高光譜探測儀的高精度溫室氣體綜合探測衛星。這幾顆衛星將組網觀測,聯合形成我國的碳監測星座。

他建議,要加快建立“自上而下”的碳同化業務運作系統,支撐全國碳排放計算結果的測量、報告、核查,開展碳中和有效性及潛力的評估工作,為全球氣候變化和碳中和願景貢獻“中國智慧”。

兩會要聞

圖片新聞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