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2021年全國兩會將拉開帷幕。經歷去年以來緊張而有序的疫情防控工作,脫貧攻堅戰正式收官,再到今年的“十四五”開局之年,都讓今年的大會備受關注。
而每年的全國政協新聞發佈會都作為全國兩會的首場發佈會,為大會啟幕預熱。根據安排,今年的這場發佈會將在3月3日15時舉行。
從2018年對答中國經濟形勢時提到的“顏值高、氣質好”,到2019年直面熱門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的抗癌藥降價話題,再到2020特殊之年對涉疫問題的全面回應,十三屆全國政協的歷次新聞發佈會總有滿滿的幹貨,發言人總是金句連連。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髮現,這3年來,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共回答了43個問題。其中,政協建設、經濟、民生、中美關係等話題幾乎是每年的必答題。
首場發佈會的變與不變
全國政協新聞發佈會始終是每年全國兩會的首場發佈會。
據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2日消息: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定於3月3日(星期三)15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將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以來,除了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于當天16時30分舉行外,其餘兩次發佈會均在15時召開,今年也依然在當天的這個時間舉行。
從時長來看,2018年、2019年的發佈會時長分別在80分鐘、90分鐘左右。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全國兩會不僅推遲至5月舉行,會議規模也做了一定縮減,這年全國政協新聞發佈會的時長在75分鐘左右。
這3年,發言人也進行了新老交替。
2018年是王國慶第三次擔任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一職,到2019年,郭衛民接任該職務,並連續擔任兩屆。今年,郭衛民仍將作為發言人亮相發佈會。
公開資料顯示,王國慶出生於1952年,曾任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是全國政協大會的第14位新聞發言人。
郭衛民出生於1958年,他在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先後任副處長、處長、副局長、局長、副主任等職務,曾任國新辦新聞發言人、中共十九大新聞發言人,是全國政協大會的第15位新聞發言人。
聚焦時下國家發展之熱點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髮現,自2018年以來,在全國兩會的首場新聞發佈會上,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共回答了43個問題。其中,2018年、2019年均為16個問題,2020年因疫情防控要求,會程縮簡,回答了11個問題。
從問題類型來看,政協建設、經濟、民生、中美關係等話題從不缺席。在去年的特殊之年,儘管問題數量有所減少,但話題更具有針對性,11個提問中至少有9個都或多或少與疫情防控相關。
不難看出,無論是中外記者的提問,還是發言人的對答,全國兩會的首場發佈會總能聚焦時下國家發展的熱點話題和宏觀政策的變化與發展。
從經濟方面來,2017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的新時代基本特徵,在2018年的全國政協新聞發佈會上,王國慶便對此作出了解讀。他指出,我國經濟發展不僅“顏值”高,“氣質”也相當好。
到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國內經濟造成較大衝擊。面對記者提出的經濟下行壓力,郭衛民回應道:總體而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持穩定,這充分表明我國經濟在面對複雜嚴峻局面時展現出超大規模經濟的整體優勢,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巨大的潛力和迴旋餘地。
醫療、環保等話題必答
在為經濟發展提振信心的同時,直面民生之關切也是近年首場發佈會的必答題,醫療、環保及脫貧攻堅的相關問題已連續三年出現在首場發佈會記者們的提問之中。
以醫療領域為例,2018年,澎湃新聞記者向王國慶拋出“新醫改十年”的話題,王國慶對此表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始終是全國政協重點關注的議題之一。實踐證明,深化醫改給百姓帶來了更多的“獲得感”。
2019年,郭衛民在其發言人首秀中更是直面當年熱門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的抗癌藥降價話題。他指出,藥品政策是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全國政協將持續關注“醫改”,圍繞著改革的難點、社會的熱點、群眾關注的重點,積極開展工作,共同推進“醫改”工作不斷紮實地往前推進,取得新的進展。
2020年,涉疫話題更是從始至終貫穿首場新聞發佈會。郭衛民表示,應對新冠病毒這一人類未知的全新病毒,也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委員們認為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推動我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推進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向前推進,邁上新臺階。(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