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3月1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會見採訪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中外記者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各種問題。記者會上,總理對中外記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娓娓道來,各種數據脫口而出,如數家珍。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總理在記者會上算的幾本賬。
成就賬
在記者會上,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問總理,“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收官之年。您認為過去四年多最重要的成就是什麼?”
對此,總理給他算了一本賬:“如果説到四年來施政的主要成果,那就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上下共同努力,我們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中國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始終是中高速增長,四年來增速波動也就是1個百分點左右,可以説是平穩的。而且這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強刺激來獲得的,而是通過推動産業、消費升級,使經濟結構優化取得新進展,通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出現經濟向好勢頭,更重要的是帶動了5000多萬人的城鎮新增就業。”
怎麼樣?總理短短幾句話,就把過去四年來的經濟成就賬算得清清楚楚,你明白了嗎?
經濟賬
在回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關於經濟增速的問題時,總理也給他算了一本賬。
總理説:“我們把今年經濟增速定在6.5%左右,我看到當時有外媒報道説中國是溫和下調了增速。其實,增長6.5%這個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我曾經在中國少林寺陪同外賓看過武僧表演,幾歲的小武僧一口氣翻十幾個跟頭不費勁,而練過十幾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個跟頭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塊頭大了。如果今年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增量比去年還要大,因為這是在我們經濟總量已經超過74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1萬億美元基礎上的增長,而且可以帶動1100萬人以上的就業。這符合經濟規律,也可以使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品質和效益上來,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會低,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情況下推動全球增長的重要力量。”
總理這賬算得怎麼樣?是不是讓你對中國經濟更有信心了呢?
就業賬
就業問題一直備受矚目。被總理稱為“三位一體”的中央電視臺、央視網、央視新聞移動網記者就提出了這一問題:“總理您好,我想問有關就業的問題。您常説就業是民生之本,而且我們看到有報道説您每個月在看經濟指標的時候都非常關注就業的變化。今年我們看到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您特別提到今年我國的就業壓力加大。那我想請問總理,今年會不會出現群體性的失業問題?謝謝。”
聽聽,“會不會出現群體性的失業問題?”這問題尖銳不尖銳?
對此,總理是怎麼回答得呢?
總理説:“終於又聽到三位一體的記者提問了。可能稍加注意你們就會發現,在政府工作報告所提的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當中,有一項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們要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人,比去年的目標增加100萬人。我們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經濟增速,穩增長主要還是要保就業。因為就業對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説是最大的民生。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是財富增長的來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已經連續4年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300萬人以上,今年更是強調就業優先,就是要保證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把失業率控制在較低的水準。”
算完賬,總理得出結論:“我們完全有能力擴大就業,不會也不允許出現大規模群體性失業,對於一時不能就業、生計沒有著落的群眾,政府會負起責任,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路透社記者意猶未盡,也追問就業問題。他説:“我的問題也跟就業有關。今年中國政府準備進一步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需要確保下崗工人能找到新的工作,並確保他們的生計安全問題。如果我是一名礦工或是鋼廠工人,我能在本省找到什麼樣的新工作呢?今年預計哪些部門會出現工作崗位增加?謝謝。”
對此,總理説:“去年,我們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化解鋼鐵、煤炭行業的過剩和落後産能,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在去産能過程中如何安置好職工。所以中央財政拿了1000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員工轉崗安置,並且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去年,有72萬去過剩産能過程當中的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當然,還有一些職工因為多種因素沒有到新的就業崗位,包括有的職工和企業有比較深的感情,想多留一段,但他們的生活都是有著落的。”
雙創賬
在回答深圳特區報、獨特新聞客戶端記者關於“雙創”的問題時,總理説:“這3年多來,每天平均有4萬個以上市場主體註冊登記,那就相當於每年新增1000多萬個。我和有些外國的領導人,還並不是小國,談到這件事,他很驚訝,這相當於他們國家中小微企業的總量。”
怎麼樣?這筆賬是不是讓人很深刻?
風險賬
在回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關於金融風險的問題時,李克強總理回答説:
“今年世界經濟政治不確定的因素很多,這是很大的外部風險。對中國來講,不發展是最大的風險。我們保持中高速的穩定增長,本身就是在為世界穩定做貢獻。當然,我們自己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風險,剛剛你講到像金融領域。對於這些風險點,我們是高度關注的,發現了會及時處置、靶向治療,不會讓它蔓延。當然,我還必須要強調,中國金融體系總體是安全的,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因為我們有很多應對工具,儲備政策許多還沒有用。我們的財政赤字率沒超過3%,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在13%,撥備覆蓋率176%,這些都超過許多國家,特別是國際所確定的相關標準。所以我們是有能力防範風險的,當然,我們在中高速行進當中也會繫緊安全帶,不會讓風險‘急性發作’,更不會發生區域性或者系統性的風險。”
簡政賬
在回答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的問題時,李克強總理説:“我到有的地方去看,在簡政放權中一次封了108個公章,用一個公章代替。中國太大,不知道類似的情況哪些地方還有。你們可能也都記得,在前幾年兩會上,曾有人展示了一個項目審批‘萬里長征圖’,據説現在變成百里了,百里也不少啊,還要繼續推進。”
怎麼樣?從總理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中國政府堅韌不拔地繼續推進簡政放權的決心了嗎?
開放賬
在回答彭博社記者關於貿易和開放的問題時,李克強總理也給他算了一筆賬,總理説:
“去年,我們吸引外資在發展中國家仍居首位,達到1260億美元。世界銀行對中國營商環境的評估,去年和2013年相比上升了18位。我們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已經逐步擴大到11個省區市,而且還會把普遍適用的經驗向全國推廣。我們還要在今年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不斷推出擴大開放的措施。”
貿易賬
在回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關於中美關係的問題時,李克強總理給他算了一筆雙邊貿易賬:
“至於貿易問題,我在兩會參加代表團討論時,有來自外貿企業的人大代表跟我説,雖然中方是貿易順差,但是企業生産的産品利潤90%以上是美國企業拿走了,中國的生産企業拿到的利潤最低只有2%—3%。據有關統計,光去年一年,中美的貿易、投資給美國創造的就業崗位過百萬個。”
就這樣,李克強總理用數據説話,通過算賬,給大家增強信心,解除困惑。
(資料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