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穩中求進”有七個著力點

文章來源: 瞭望 發佈時間: 2017-03-13 責任編輯: 蘇向東
+|-

◆ 穩中求進,既要“穩”更要“進”

◆ 核心是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在以下七方面“有所進取”、“奮發有為”

市場化、法治化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依靠創新邁進中高端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品質

加快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

防控金融風險尤為重要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對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五大原則性要求,其中第一點就是強調“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

穩中求進既要“穩”更要“進”。“穩”是大局,是前提和基礎,最終目的是要實現“進”,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穩中求進,核心是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在以下七個方面“有所進取”、“奮發有為”。

1.市場化、法治化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今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要深入推進去産能,在繼續化解鋼煤過剩産能的同時,善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火電、建材、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去産能工作,特別是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促進市場儘快出清,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産能死灰複燃。

對於房地産市場,要牢牢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在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前提下,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加快研究和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保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既抑制房地産泡沫,又不主動刺破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對宏觀經濟的衝擊。

杠桿問題涉及面廣,各種因素交織,情況比較複雜。未來需在“去杠桿”與“控風險”之間尋求平衡,有效去除不合理的杠桿,同時,避免杠桿率降得過快而導致經濟硬著陸。

降成本關乎中國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的興衰和未來,其關鍵是儘快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和諸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方面,繼續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在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的基礎上,適當降低工商業增值稅稅率,推進各項稅制改革,對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新業態、新模式等行業、轉型升級較好的企業定向提供稅費優惠,繼續降低社會保障費用,清理兼併名目繁雜的收費項目;

另一方面,敢於啃硬骨頭,繼續簡政放權,以改革和法治的方式大幅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生態環保、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生産和食品藥品安全等問題,毫無疑問是當前亟需補齊的民生“短板”。此外,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如農業、産業升級、城市基礎設施、環境、城鎮化等領域,以及諸多發展的軟短板和制度短板都需要攻克。

2.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三去一降一補”並不代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部。後者包含的內容更豐富、更長遠,其核心是提高包括制度、勞動、資本、技術等要素的配置效率,以此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為此,應加快推進國企國資、財稅、金融、土地、城鎮化、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生態文明等基礎性重大改革,更好發揮改革的牽引作用,用國企改革激發經濟主體活力,用金融改革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用財稅改革發揮好“四兩撥千斤”的積極作用,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

為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給,未來需要精準選擇突破口,找好具體抓手,落實深改任務。其中,壟斷領域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等等,作為長期以來最難啃的“硬骨頭”,在新的一年裏如何解決尤其令人期待。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