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7日訊(記者 楊雲鵬)自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構想以來,德國作為西歐大國積極響應。現在3年多過去了,中德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達成了哪些合作,今後將有哪些新的合作意向?就此問題,中國網記者對政協委員、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進行了專訪。
史明德稱,由於“一帶一路”構想將給歐洲和德國帶來巨大的機遇和利益,德國積極響應,始終持支援的態度。作為西歐的大國,在美國強大的壓力和阻撓下,德國仍宣佈加入了亞投行,其出資額佔所有國家出資總額的4.7%,居亞洲以外的國家之首。目前德國正在考慮在亞投行框架下投入更多資金,參與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據史明德介紹,兩國政府于去年6月在北京進行磋商,宣佈將在第三方市場中開展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目前已經達成了一些合作協議,比如在阿富汗的礦業人才培訓、加強防災救災部門建設等;中鐵總公司和中國中車與西門子也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
儘管中德兩國的合作不斷拓展,但全球正處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陰影下。對此,史明德表示,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取得的成績得益於改革和對外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而且會越開越大。”
史明德告訴記者,中德兩國在自由貿易、推進經濟全球化和開放市場方面有共同立場。去年兩國領導人在杭州G20峰會期間舉行會談,同意將創新、全球氣候變化、維持世界經濟平穩發展、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議題延續到今年在德國漢堡舉行的G20峰會。雙方將在今年的峰會上繼續開展合作,向世界發出積極的信號。
此外,史明德表示,“一帶一路”構想不僅僅是一個經濟概念,還是一個文化概念,因此文化和人員的交流合作也十分重要。現在兩國人員往來頻繁:每年有100多萬中國人赴德旅遊,來華旅遊的德國人超過60萬;中國在德國的留學生人數超過3萬人;兩國之間有500多對高校和機構結成了合作關係……同時,兩國之間的文化活動也十分活躍。2015年,德國企業籌資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在德國舉行。該展覽是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有關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在德國8個城市的9個博物館同時展出了180多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900多件作品。今年9月,德國將在太廟等8所北京的博物館舉辦德國當代藝術展,展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國以來的當代藝術的代表作。
據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今年5月在北京舉行,對於德國將派哪位領導人出席此次峰會,史大使透露“正在商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