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資訊研究司司長劉應傑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霧霾要鐵腕治理,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是總理的原話。
治理霧霾,保衛藍天成為共識。
“治理霧霾人人有責,貴在行動、成在堅持。全社會不懈努力,藍天必定會一年比一年多起來。”全國人大代表、東營市蜜蜂研究所所長宋心倣回憶起聽報告的那一刻,語氣仍激動。作為一名長期關心環保、連續多年提交環保建議議案的人大代表,宋心倣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於如何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要求細緻全面,“之前的報告從沒説得這麼具體過”。
宋心倣説,去年他提出的“大氣污染治理,除去對工廠排污強化管理,重點污染城市機動車尾氣也應強化治理”被全國人大列為重點議案,“今年的報告也提出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比如在重點區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
宋心倣説,打好藍天保衛戰是民心工程,老百姓都十分期待。“希望能在三年內看到大氣品質有明顯改善,讓老百姓更有信心!”他認為“明顯改善”的標準是:嚴重污染天氣基本杜絕,輕度污染天氣破除根源。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辦公室副主任溫香彩説,2016年就提出要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十三五”實施最嚴格的環保制度,確保2020年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溫香彩認為,要打好這場藍天保衛戰,必須找準突破口和著力點,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紮實作為。
今年報告提到,“加強對霧霾形成機理研究,提高應對的科學性和精準性”,這正是溫香彩的工作。
溫香彩提到,從去年開始京津冀污染天氣預警分級執行統一標準,執行範圍擴大到京津冀地級以上城市及山東省、河南省傳輸通道城市,實現區域內重污染天氣應對統一。同時對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修訂,主要內容為制定各級別預警減排力度底線,明確應急狀態下不同行業減排措施的具體工藝流程和停限産設備。
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及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7市,即“2+26”城市,被確定為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以協同發展的聯防聯控姿態,聯手治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這一空氣污染“重災區”。
溫香彩還提到,今年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網已經建成,用以分析PM2.5等的成分、傳輸通道,“目的是精準解決問題”。
“新環保法實施後,環境執法和督察力度都加大了,比如對排污企業按日計罰、嚴打數據造假、強化對地方政府的治污責任、省以下環保檢測監察執法實現垂直管理,多管齊下,收效明顯。”溫香彩説,通過幾年的治理情況看,“作為一名環保人士,我對打贏藍天保衛戰充滿信心,一年能比一年好!”同時,她也欣慰地看到,經過幾年的共同參與,專業人士之外的民眾也對霧霾治理有了更理性的認識和更積極的參與。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把大氣污染比喻成“摘蘋果”,他説,那些相對容易解決的問題,我們伸手就摘到了,接下來需要我們“站在凳子上”,甚至是“站在梯子上”來摘到剩餘的蘋果,這就需要有進一步的科技支撐和全社會同心同德的努力。“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治污科技儲備,能夠給‘十三五’精準治污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