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題:中國繪出2017經濟施工圖:“穩中求進”為主調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兩大最明顯的數字變化,凸顯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特點。
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經濟增速“爭取更好結果”
穩定,首先經濟增速要穩。
看未來,中國力爭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將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定在6.5%左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看眼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本屆政府一直在努力擺脫“唯GDP情結”。從“7.5%左右”、“7%左右”、“6.5%到7%”到“6.5%左右”,中國經濟增速目標的一系列變化清晰顯示出官方主動適應新常態,拒絕“強刺激”,希望通過效率提升、結構調整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意圖。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受世界經濟復蘇疲弱,逆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影響,唱衰中國經濟之聲再起。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悲觀預期往往會呈自我強化、自我實現之勢。
在此情況下,李克強明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5%左右,並“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有利於穩定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良好環境。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就業政策更加積極
穩增長,為的是穩就業、惠民生。
2017年,中國就業優先戰略將保持不變,就業政策和目標更加積極。
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創史上新高,大量中專生、轉業軍人、去産能分流職工要有出路,大批農民工就業需要空間。
在就業壓力加大背景下,官方決定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將2017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較去年增加100萬人,凸顯守牢就業底線的決心。
完成這一“硬任務”,中國有決心,也有條件。2016年中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原定1000萬人任務超額完成。服務業已佔中國經濟“半壁江山”,單位服務業增長對就業的拉動效果明顯超過製造業,意味著就業吸納能力進一步增強。
中新社發 張浩 攝
宏觀政策與改革穩中有進
穩增長、穩就業,需穩定宏觀經濟政策。
2017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是2011年以來中國連續第七年實施這一政策組合,但“老政策”背後有新內涵。
財政政策方面,“穩”的是赤字率,“進”的是減稅降費規模和補短板、惠民生力度。
根據報告,2017年全年中國要再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人民幣左右、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且“一定要讓市場主體有切身感受”;困難地區將獲更多財力補助。
貨幣政策方面,“穩”的是流動性和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進”的是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
報告明確,2017年中國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餘額預期增長均為12%左右,較去年雙雙回落,表明官方將保持定力,拒絕“大水漫灌”,嚴控資産泡沫和金融風險;此外還將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援“三農”和小微企業,促資金“脫虛向實”信號越發清晰。
穩增長、穩就業,需穩步推進改革。
報告提出,在穩的前提下要勇於進取,深入推進改革,敢於啃“硬骨頭”,努力在關鍵領域取得新進展。
這意味著,2017年,在“滄海橫流”的宏觀經濟環境中,中國將繼續保持定力、信心和勇氣,促經濟巨輪行穩致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