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中國日報記者武治義/攝
在官方下發給記者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提高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補助標準。
博士研究生的荷包要鼓起來了!
起因還得從兩個月前總理召開的座談會説起。這場座談會在1月16日舉行,主要聽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界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
“你有錢不給學生,你拿它幹什麼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1月召開的座談會上反問道。
挑起話頭的是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這次考慮到物價等因素,應該再次提高研究生補助金了。”
“現場得到正面的答覆,我特別受鼓舞,也很感動。”剛剛開完座談會,施一公也沒想到能得到總理斬釘截鐵的回復。
“我覺得還是兩條腿走路,第一就是基礎的助學金,1000塊錢確實太低了,而且是若干年前的。第二,還是要鼓勵競爭機制。”總理緊接著叮囑,“財政部和教育部,你們抓緊解決。”
博士研究生有多慘呢?網上有人説,在碩博生活中存在一個可喜可賀又可畏可怕的現象:高中、大學、碩士、博士同學紛紛結婚,大紅請帖接踵而至,為同學感到高興的同時,尷尬的是囊中羞澀之極啊!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研究生,讀研時享受的國家助學金是同類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75%,即使八十年代的研究生,他們領取的國家助學金也能達到同級別公務員工資50%左右,遠高於目前流行的標準。
眼瞅著要“加薪”的博士研究生們,在座談會上備受重視。環保部部長、清華大學前校長陳吉寧也替他們大吐苦水:“文科更差,只能發幾百元左右,個別學生甚至會白天在實驗室幹活,晚上去打一份工。”
座談會上,8位代表結合各自工作領域對完善政府工作報告談了看法。總理責成有關部門抓緊研究提高研究生基礎補貼標準,調動青年人才積極性。
有研究生給中國青年報留言:“平常除了學校發的600元補助,我們導師每月再發200元,成了我們專業最好導師,因為其他導師一毛錢都不發。”獲得幾百個讚。
施一公説,《政府工作報告》對老百姓來講,有兩層意思,第一,了解國家大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第二個方面,老百姓每人都有自己的訴求,他的生活,他的健康,他的子女的成長,都跟《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所以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關心這樣一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