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中國今年仍需減貧1000萬人 代表委員談怎麼幹?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發佈時間: 2017-03-05 責任編輯: 李雲鵬
+|-

安徽金寨縣

【三問】挪出窮窩咋生活?

【背景】2016年4月24日下午,總書記來到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走訪村民。村幹部遞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情況調查表》,總書記一邊念著表格上的項目,一邊向村民陳澤平了解貧困戶搬遷等支出和補貼情況。

安徽省六安市畢小彬代表:

金寨縣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是安徽面積最大、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

2016年3月起,金寨縣將易地扶貧搬遷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當頭炮”。精準鎖定搬遷對象,按照程式,精準確定搬遷人口和安置去向,簽訂搬遷協議。

截至2016年底,共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對象5708戶、20260人,其中搬遷至縣城721戶、2735人,搬遷至集鎮873戶、3386人,搬遷至中心村莊3355戶、11661人,搬遷至自然村莊759戶、2478人。

易地搬遷不能一勞永逸。貧困戶搬出來了,但並不意味著就脫貧了。為此,金寨縣實行“兩業推動脫貧”,即鼓勵自主發展産業和政府推動就業。2017年,將進一步加強道路建設、電力和通訊配套,做到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扶貧同步,力爭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可就業、能脫貧。

(本報記者 徐 靖整理)

江西井岡山市

【四問】老區致富該咋幹?

【背景】2016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總書記到江西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考察時指出,扶貧、脫貧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準,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總書記對群眾説,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江西省吉安市胡世忠代表: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井岡山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生活有了較大改善,貧困發生率降至1.6%,全市群眾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的奮鬥目標。

精準識別從“面上掌握”到“精準到人”。2014年井岡山在吉安全市率先提出“紅藍”兩卡識別辦法,率先實現精準聚焦,不搞大概印象、籠統數據,而是聚焦貧困面有多大、貧困人口有多少、致貧原因是什麼、脫貧路子靠什麼等一系列精準問題。以“村內最窮、鄉鎮平衡、市級把關、群眾公認”為原則,確保貧困戶一個不漏,非貧困戶一個不進,貧困原因個個門清,脫貧門路戶戶有數。

目前,井岡山市已退出貧困縣。2017年,率先脫貧“摘帽”的井岡山,將帶領老區群眾積極致富,過上更加美好生活。

(本報記者 魏本貌整理)

貴州遵義縣

【五問】脫貧如何可持續?

【背景】2015年6月16日至18日,總書記對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進行脫貧考察。他強調,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笑還是哭。如果鄉親們笑,這就是好政策,要堅持;如果有人哭,説明政策還要完善和調整。好日子是幹出來的,貧困並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貴州省遵義市鄭維勇代表:

當前,扶貧攻堅已經進入啃硬骨頭的階段,更需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因人定位。選産業很重要,不可盲目,一定要合群眾的實際、對市場的門路。

花茂村雖然離城區有點距離,但村裏把全域旅遊、現代農業、民族工藝、美麗鄉愁巧妙糅合,走出一條精準脫貧新路。

昔日遵義偏僻的荒茅地,如今成了有鄉愁的“美田園”。現在的花茂,群眾自信、笑容多了,説明扶貧的措施在這裡對了路,貧困戶的笑是最好的證明。

2017年,我們扶貧要更精準、更注重可持續性,多動員、多宣傳、多培訓,多實施有針對、能幹成、見成效的措施。

(本報記者 汪志球整理)

陜西延安市

【六問】搬走能否富起來?

【背景】2015年春節前,總書記回到自己曾插隊落戶過的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們,並給鄉親們送上他自己出錢採辦的年貨。

陜西省住建廳任勇委員: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延安,對我們提出了要求。兩年來,陜西省包括延安市大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等脫貧政策,取得了成果。截至2016年底,延安市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20.52萬人降到1.02萬人,吳起、黃龍、志丹、寶塔、子長、安塞、甘泉7個縣區實現整體脫貧。

客觀來説,陜西的移民扶貧搬遷工作量較大,“十三五”期間,陜西正實施對120萬人、36萬戶採取易地扶貧搬遷計劃。易地搬遷以後,圍繞農民致富問題,陜西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組織農民在安置點進行來料加工、製鞋製衣、農産品加工等,許多新業態促進新就業,農民除了住上新樓,一個月還能有三四千元收入。陜西的目標是讓農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老區人民、山區人民得到了實惠,同時,土地生産更加集約,生態保護更有成效,城鄉發展更加協調。今年,延安將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讓搬出來的老鄉留得住、富起來。

(本報記者 許 晴整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