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記者楊陳)“中國現在發生很多變化,感受最大的就是整個農村的變化,它的速度超過我們原來意料。”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4日在北京表示,從農村和城市的情形看,中國人力資本革命正在開始。
當天,厲以寧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經濟界小組會議上發言,談起他對中國農村和城市發展的觀察。
中新社記者 張浩 攝
厲以寧指出,中國農民脫貧路上出現了三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第一個現象是農民在學習。厲以寧説,農村土地流轉以後,家庭農場的規模在擴大,農民正在參加各種班,學習管理知識,同時對第二代要求極嚴,培養接班人。
第二個現象是農村出現了大批“城歸”。何為“城歸”?厲以寧解釋,“‘城歸’就是近幾年從農村出去打工的,紛紛回來創業,這個變化相當大。”
以自己在貴州畢節考察見聞為例,厲以寧説,比如有的人原來不願意當農民,在外出打工過程中交了朋友、積累經驗,懂得市場運作,又有了技術,就回鄉辦起小微企業。
“當地好幾個小微企業都是打工仔、打工妹回來辦的。開麵包房,改變當地人只吃米飯的風氣;開裁縫成衣店,把外面城市的式樣引進來,這些都是新情況。更重要的是,還有的人回鄉辦起了農家樂,來旅遊的人多了,他也就富了。”
第三個現象,是農村産業化發展促進了本地勞動力就近就業。厲以寧再列舉實地考察的事例。陜西漢中西鄉縣種植茶葉,茶廠發展需要勞動力,當地農民就把外出打工的孩子叫回來,不僅解決了夫妻分居、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問題,生産的有機茶因含稀有元素也獲得了很好的銷量。
對於城市的變化,厲以寧談起北京中關村一家由北京大學校友發起成立的咖啡館。“那裏面坐的都是年輕的大學生、年輕教員和科研人員,他們每天都在搞創意。”
厲以寧指出,從農村和城市的情形看,中國人力資本的革命正在開始。大家都在學新東西,大量技工培養出來了,職業技術學校成了受到時下年輕人青睞的學校。“我們的人口紅利,新的出來了;我們的改革紅利,不間斷地出來了。”
談到房地産調控會否對中國經濟産生影響,厲以寧表示,中央現在採取的政策是對的。“第一,應該讓大多數城裏人,能夠有廉價的、平價的房子住;第二,市場調節應該適當在土地方面(發揮作用),不要像過去一樣炒地王,這樣沒有好處。總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是對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