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全國人大代表:特色小鎮建設應確保“一鎮一風格”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發佈時間: 2017-03-04 責任編輯: 肖冰
+|-

“實踐證明,規劃建設特色小鎮有利於破解空間資源瓶頸制約,有利於解決有效供給不足問題,有利於促進高端要素聚合,有利於改善人居環境,是經濟新常態下加快區域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

今年的全國兩會,張天任將提交《關於進一步加快特色小鎮培育打造創業創新新平臺的建議》(下稱《建議》)。

特色小鎮是相對獨立於市區,具有明確産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臺。2014年,浙江省首提特色小鎮概念;2015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從推動全省經濟轉型升級和城鄉統籌發展大局出發,作出了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重大決策。

  航拍龍泉青瓷小鎮。

目前,浙江省省級重點培育的特色小鎮已有兩批79個,涌現出了像杭州余杭夢想小鎮、山南基金小鎮,湖州長興新能源小鎮、絲綢小鎮,嘉興桐鄉烏鎮網際網路小鎮、紹興越城黃酒小鎮、麗水龍泉青瓷小鎮等眾多産業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疊加的特色小鎮。

浙江省特色小鎮建設受到了中央的關注與認可。

2016年7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佈《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閒旅遊、商貿物流、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特色小鎮建設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展開。

張天任認為,特色小鎮在推進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如有的地方存在認識誤區,對特色小鎮的獨特內涵把握不夠,把特色小鎮完全與以工業製造業為主的園區,與傳統意義上的景區和鄉村等同起來;有的地方不夠重視産業特色培育,小鎮與小鎮之間産業雷同度過高,造成同質競爭;有的地方改革創新不足,跳不出傳統的思維定勢、路徑依賴和體制束縛,市場作用發揮不夠充分。

為此,張天任提出了四條具體建議。

一是始終堅持産業為基。

張天任認為,特色小鎮的核心元素在於産業特色。建議各地在加快培育特色小鎮的過程中,統籌佈局,加強指導,支援特色小鎮緊扣産業升級趨勢,鎖定産業主攻方向,立足自身特色資源優勢發展最有基礎、最有優勢、最有潛力的特色産業,進行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力求産業“特而強”。

二是積極推進功能融合。

《建議》稱,特色小鎮的功能是多元融合的。建議在加快培育特色小鎮的過程中,除做強做特産業功能外,要注重發掘文化功能,匯聚人文資源,形成文化標識;嵌入旅遊功能,挖掘旅遊題材,豐富旅遊元素,力求打造成高級別景區;夯實社區功能,樹立“小鎮客廳”理念,完善醫療、教育和休閒設施,推進數字化管理全覆蓋,確保“公共服務不出小鎮”。通過對這些功能的深挖、延伸,真正産生疊加效應、推進融合發展。

三是充分彰顯風格魅力。

張天任還建議,高起點、高標準地做好特色小鎮的整體規劃和形象設計,多維展示地貌特色、建築特色和生態特色,打造“精而美”的“高顏值”小鎮,確保“一鎮一風格”。

具體體現在:面積不貪大,空間集中連片;建築不追高,強化建築風格的個性設計,讓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時尚、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速度不圖快,堅守生態良好底線,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風貌基礎,使綠色、舒適、愜意成為小鎮常態。

四是高度重視改革創新。

《建議》還指出,特色小鎮要實現高品質、內涵式建設,根本動力在於改革創新。

因此,建議進一步突出企業主體作用,充分給予小鎮獨立運作的空間,引入有實力的投資建設主體,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進一步強化制度供給,可推廣實施“創建制”,重謀劃、輕申報,重實效、輕牌子,寬進嚴定、動態管理,不搞區域平衡、産業平衡,形成“落後者出、優勝者進”的競爭機制;實施“期權激勵制”,政策扶持從“事先給予”改為“事後結算”,對於驗收合格的給予財政返還獎勵;實施“追懲制”,對未在規定時間內達到規劃目標任務的,實行土地指標倒扣,確保小鎮建設品質。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