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官員財産公開
不存在阻力只是時機問題
新京報:你曾連續7年“死磕”官員財産公開立法,現在還在關注這個事情嗎?
韓德雲:我一直在關注這個事。我認為從官員財産公開制度的理論層面來説,中央有關部門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實際上是在選擇推出的時機和方式,以及推出的力度。
新京報:在官員財産公開方面,這幾年你感受到了什麼樣的變化?
韓德雲:現在領導幹部都覺得申報財産是理所當然的事,沒有誰會拒絕和反對,因為這對大家都一視同仁。
其次,幹部財産申報制度在黨內嚴格執行以後,幹部選拔調動中有效利用了這個制度,來檢驗官員的廉潔問題。此外,財産申報制度對預防貪腐也起到很好的效果。這意味著我們離官員財産公開制度,其實就是一步之遙。
新京報:你剛才提到中央有關部門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準備,具體指的是什麼?
韓德雲:從當年中紀委回復我的材料來看,他們對官員財産申報公開制度的研究,包括與國外制度的比較研究,都掌握得很充分。
所以我認為官員財産申報公開制度走向立法,在社會上全面鋪開,從理論上不存在問題,從立法技術上也不存在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實踐的問題。而這個實踐分為幾個步驟,先治標後治本,最後標本兼治。
新京報:現在官員財産向全社會公開主要面臨哪些阻力?
韓德雲:我覺得現在不存在阻力的問題,只是時機和步驟選項的問題。
新京報:什麼時候時機才能成熟?
韓德雲:這個很難預判。但從現在來看,如果把官員財産的申報和公開看成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那至少現在人們接受申報的普遍推開,也是很大的進步。
談巡迴法庭
沒想到巡迴法庭制度鋪開這麼快
新京報:去年年底,最高法第五巡迴法庭在重慶揭牌。這也契合了你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提到在重慶設立巡迴法庭的議案。當時有沒有想到在重慶設巡迴法庭的速度這麼快?
韓德雲:我沒想到巡迴法庭制度的鋪開會這麼快。3月份,我領銜提了這個議案,重慶代表團有30多個代表簽字。當時整個巡迴法庭制度,從第一巡迴法庭在深圳掛牌開始也只有1年多的時間。
巡迴法庭制度推出以後受到普遍歡迎,從加大司法改革力度來講,我覺得應該要更快全面推開。
新京報:巡迴法庭成立之後,你感受到了什麼樣的變化?
韓德雲:首先是便利性,方便轄區內老百姓打官司。第二是提高整個轄區審判水準,推動當地司法審判品質的提高。第三是對於推動司法改革具有示範性、指導性。在中國司法體制下,有很多案件需要請示彙報,獨立性不夠。即使是在要求依法獨立審判的同時,還是需要跟上級法院去溝通。所以最高法院的巡迴法庭對於指導整個轄區法律服務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意義。
談法官遇刺
各個社會階層應更尊重法律
新京報:今年廣西、江蘇相繼發生法官遇刺的事情,你如何看待這樣的事情?
韓德雲:法院是中立的,通常離實際矛盾的發生比較遠,它不是矛盾的一方。最近我們突然發現,法官捲入到社會矛盾當中成為矛盾的一方,成為有些人發泄仇恨的對象。這説明司法公正的力度還必須進一步加大。因為一旦司法公正上出現任何一點點瑕疵,就容易讓本應該是中立的法官,成為受害的對象。
其次,這也需要各個社會階層更尊重法律,回到尊重法律的軌道上解決問題。法官就是法律的象徵,法官沒受到應有的尊重,怎麼會尊重法律呢?從這個方面來講,全社會都應該來加強對法官和法律的尊重,以及對法律的敬畏。
新京報:目前在保護法官等司法人員的制度上,是否還需要更完善?
韓德雲:我覺得不是簡單的保護問題。如果每一個法官需要雇幾個保安保鏢貼身保護的話,這個社會本身就不公正了,一定會有問題的。
談居住證制度
要消除行政區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新京報:多年來,你也一直關注居住證制度的改革。如何評價現行的居住證制度?
韓德雲:居住證制度整體改革是很艱難一件事情,因為它本身是一個過渡性措施。要消除不同地區戶口帶來的差別待遇,首先還是取決於經濟社會發展本身。我認為應該把經濟社會發展産生差異回到市場中來解決,讓市場來調節這個差距,儘量減少人為和行政賦予他的差異。
另外,居住證這兩年推出以後,應該評估一下實際效果。現在看來,它沒有真正解決所謂消除差異,保障市民平等待遇方面的問題。
新京報:最近有人大代表提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口其實沒有飽和,不需要調控人口。你對這個觀點怎麼看?
韓德雲:人口飽和是一個相對概念。在城市化發展的趨勢當中,城市會越來越大,這是肯定的。影響城市人口飽和與否的關鍵問題,還是行政區劃概念太重。不同行政區劃之下,就意味著不同生活品質,不同基礎設施配製,甚至不同生活理念。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消除行政權力和行政區劃對人們生活的這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