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楊衛:讓基礎科學研究成為供給側改革的源頭活水

文章來源: 中國網 發佈時間: 2017-03-03 責任編輯: 李林旭
+|-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 資料圖片

中國網3月2日訊(記者 吳瓊靜)2017年全國兩會開幕在即,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整體科技實力穩步增強,步入量質齊升的階段。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學術論文産出的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且高水準論文的被引用次數、即在“學術影響力”榜單上的排名,中國已從此前的全球第四位一躍成為目前的亞軍,僅次於美國。我國不斷夯實基礎科學研究,將為我國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源頭支撐,助推我國在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楊衛介紹説,目前,在一些重要領域,我國已憑藉自身的科技實力躋身世界前列。“以材料科學為例”,楊衛表示,從影響力指數計算,目前我國在材料領域的影響力指數已經超過美國的99%,“有望在幾個月後超過美國”,化學領域的影響力指數也超過美國的80%。中國在物理、數學、電腦、工程等學科領域保持在世界第二的水準,臨床醫學等學科的研究也突飛猛進,進入了全球前十的行列。

我國在基礎科學領域實力的迅速崛起,與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持續、巨大的投入密不可分。從經費增長來看,過去10年間,我國用於基礎研究的經費數額,從155.8億元增加到670.6億元。科學基金的經費增長更為迅速,從36.2億元猛增到222.3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2.3%。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預算為248億元,佔據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達到近20萬項,已經成為資助基礎研究的主要渠道。

世界頂級科研期刊《自然》雜誌的編輯曾提出,當一個國家在科學上的産出達到世界總量的20%,那麼就代表著該國成為世界科學中心。目前,我國的這一指標已經接近20%。“要達成這一目標,還需要社會各界地共同努力,但是毫無疑問,我國已經進入一個顛覆性創新、源頭性創新逐漸涌現的時期。”楊衛判斷説。

當一個國家逐漸成為世界科學中心,對全社會意味著什麼?楊衛表示,這表明該國將握有技術發展的主導權、技術標準的制定權,從而享受技術發展的“先發優勢”。同時,也代表著將來中國或將成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留學目的國之一,吸納來自全世界的頂尖人才,每一位老百姓也將會有更強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創新涵蓋多種科學研究,而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是無可替代的“源頭供給”。楊衛指出,基礎研究是創新的供給側,而創新驅動則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供給側。楊衛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繼續堅持在“自由探索”加“戰略前瞻”上發力,提出了118個學科優先發展領域和16個跨學科優先發展領域。一方面充分尊重科學家的學術興趣,鼓勵科學家自由探索,寬容失敗;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視戰略前瞻,加強頂層設計,關注顛覆性技術,引導科學家發揮自主創新能力。

圍繞國家層面提出的“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大目標,我國基礎科學領域也提出了相對應的三個“小目標”,即2020年達到科研經費投入和科研産出的總量並行,奠定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科學基礎;2030年達到貢獻並行,即力爭中國科學家為世界科學發展做出可與諸科技強國相媲美、眾多里程碑式的貢獻,助推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達到源頭並行,即對世界科學發展有重大原創貢獻,為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提供源頭支撐。

在這一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楊衛指出,隨著交叉學科的不斷興起和發展,如何做好交叉學科科研項目的評定和資助工作,如何在早期識別和評價出某項顛覆性創新研究的價值,都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通力合作。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