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6日電(記者趙艷紅 潘旭海 陳孟 實習生顧雯)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回答了17位中外記者提問。這是他的第四次兩會記者會。四年來,累計450分鐘的時間,李克強回答了59個記者的提問,65次提及改革、113次提及經濟、17次提及民生,從中可以看出“大國總理”以及本屆政府的政務改革進行時。
改革:壯士斷腕,言出必行
“就是要用減政府權力的‘痛’來換得企業、群眾辦事的‘爽’。”李克強今天上午在記者會上表態,今年要下決心再砍掉一批審批事項,而且直接放給市場,即使是需要審批的也要簡化手續。
時間拉回到2013年3月17日,李克強的首次兩會記者會上,面對機構改革難題,他做出“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言出必行,説到做到,決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輕,更不能搞變相遊戲”的承諾,並表示,“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蹚,因為別無選擇,它關乎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
改革紅利推動了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年高速發展。在進入經濟增長提質增效的關鍵期,新一輪改革如何釋放紅利也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涉及16個部分、60條,分解為336項重要改革舉措。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
2014年被稱為深化改革元年。當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改革首次被列為政府工作首要任務。改革的力度越大,阻力也越大,會動“奶酪”。
開弓哪有回頭箭?“為了釋放改革紅利,尤其是讓廣大人民受惠,我們義無反顧。”2014年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説,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實現目標要有個過程,但古人説“吾道一以貫之”,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假以時日,必有成效。
2015年,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改革能否繼續保持“壯士斷腕”的決心?未來會不會更“疼”?“確實很疼,而且在加深,面還會擴大。”2015年的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坦言,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忍痛也得下刀。
簡政放權無疑是改革的“第一刀”、先手棋。2014年,本屆政府減少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提前實現;2015年,又有311項行政審批被取消或下放,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同時,財稅金融等重點改革深入推進。國有企業、農村、投融資、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有序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正在顯現。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度納入治理庸官懶政的內容,並強調“有權不可任性”。
“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李克強的這句話,已成為本屆中央政府以躬身篤行,紮實推進改革的生動寫照。
改革向何處攻堅?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明確,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這份報告中,李克強76次提及改革,可謂是對最大一輪改革大潮全面落地攻堅的一次集結部署。
經濟:頂住壓力 闖關過坎
改革讓經濟受益。今天上午,面對“中國經濟會不會一路下滑,甚至會擊穿6.5%這條線”的擔憂,李克強回應説,因為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人民群眾可以説有無窮的創造力,而我們政府確實還管了一些不該管的、束縛生産力發展的事情。通過推進改革,就可以激發市場更大的活力、人民群眾更大的創造力,把億萬群眾的勤勞和智慧的空間拓展開來,就可以頂住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
“偌大個中國要解決的事很多,如果説主要問題的話,我想:第一,還是持續發展經濟。”2013年兩會記者會,李克強説,未來中國經濟環境嚴峻複雜,要居安思危,也要處變不驚。
2014年,“合理區間”這一經濟學術語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遇萬難還須放膽,破困局要用智慧。”2014年的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我們明確了經濟運作的合理區間,就是增長和就業不能越出下限,通脹不能突破上限,而且著力促改革、調結構,讓市場發力。
2014年,全國GDP增速7.4%,成功破除國際上“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錯誤預計。
2015年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把穩增長和調結構比喻為圍棋中的兩隻眼睛,如何做活棋局,謀求大勢,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
接下來的一年,中國經濟這盤棋局上妙手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大結構性減稅範圍,實行普遍性降費,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落實“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
201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好。國內生産總值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服務業在國內生産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佔據“半壁江山”。
2016年,中國經濟這條大船將如何駛向深藍?“我們把培育新動能和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結合起來,形成中國經濟的‘雙引擎’,就會闖過困難的關口,躍上希望的高原。”今天上午的記者會上,李克強再次釋放中國經濟“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