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沈嘉)在逾十天的兩會週期中,中國高層密集表態,為“改革者、幹事者”撐腰,對外釋放出重要的吏治信號。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要“真正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幹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湖北團參加審議時説,要“鼓勵各級幹部願幹事、敢幹事、能幹成事”;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內蒙古團參加審議時指出,“推動形成想作為、敢作為、善作為的良好風尚”。
——治吏:不等於治“錯”
內地學者表示,當前中央高層力挺“幹事者”有因應現實的考量。
從正風反腐角度看,近年通過持續“打虎拍蠅”,腐敗蔓延之勢已得到遏制,未來需要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即如何更好地激勵幹部,保護幹部的擔當精神。
“現在談到治黨(吏)容易有片面理解,認為等同於反腐、等同於‘治錯’。”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治黨不僅是治錯,同時也鼓勵正確的東西,這才是治黨的全面含義。”
戴焰軍指出,當前通過反腐正在解決濫用權力的問題。接下來的工作重心,是讓幹部們更好地運用權力,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這兩方面都做好,對凈化政治生態,具有決定性意義。”
——容錯:有所容有所不容
“能不能培養、發現、使用一批具有改革精神的領導幹部,決定中國接下來全面改革的深度。”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
今明兩年,省市縣鄉四級領導班子將陸續換屆,特別是中高層換屆將直接關係到地方人事佈局,更多視野開闊、履歷豐富的新鮮血液的注入,事關未來五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
莊德水認為,在新老交替階段,能不能把具有改革精神的幹部提拔上來,是決定一個地區、一個單位能否落實改革方針的重要因素。高層在兩會上為“幹事者”撐腰,也是代表了時代的呼聲。
“對那些推進改革,但由於條件不成熟而産生政策失效的行為,應當採取容錯態度;對那些利用改革漏洞而大發其財的行為,應該採取嚴厲的懲處措施。”莊德水認為,這樣的“容錯機制”能起到激勵和懲處的雙效應。
——任人:選“廉”任“能”塑政治生態
北京學者指出,中央一再亮明態度要為“能幹事”的幹部打開晉陞通道,未來料將在體制機制建設方面有更多動作。
戴焰軍認為,應當通過更為科學的制度設計,真正把民眾口碑好、幹實事、敢擔當的幹部選出來,任用到領導崗位上。
莊德水錶示,在新用人導向下,今後起用幹部時會更注重“能吏”和“廉吏”的結合。他還表示,“領導幹部”並不只是個體概念,也可以從群體角度加以理解。領導班子的合理搭配及內部團結應成為未來人事政策的考量重點,通過有力的集體支撐,給個人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
黨建學者認為,激勵機制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其難度不遜於反腐敗機制的建立,對此須有信心以及耐心。若干部隊伍建設的問題解決好了,對修復政治生態,乃至引導整個社會風氣向好,都將具有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