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國際化”是代表委員們時常談到的話題。人民幣國際化、企業國際化、人才國際化……其實,雖然很少有人談,但是大家都能感覺到的是,兩會本身也在國際化。
兩會如何國際化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會場上到處都是金髮碧眼、高鼻深目的外國記者。據了解,參加今年兩會報道的有3200多名記者,外國記者佔了1000多,近1/3。他們認真翻閱會場材料的樣子,提問時各具特色的中國話,讓人們印象深刻。
説到中國話,一個普遍現象是,外國記者提問時不用外語用漢語。這無疑讓出席發佈會的嘉賓感到親切,當然,對於一些洋味十足的中國話,嘉賓們也要仔細聽才行。3月11日,在一場發佈會上,紐約時報記者提問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時,説到了“煤炭消費”。因為發音不是很標準,陳部長愣是沒聽懂。在場的不少記者同行還聽成了“煤炭小貴”。紐約時報將這個小插曲登在了自己網站上,“自嘲”了一下,算作兩會的一個花絮。
當然,形式國際化只是兩會國際化的一個淺層表現,更重要的是,兩會的思維與內容更加國際化。
發佈會上,每一個出席的官員、嘉賓都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的一舉一動,對世界而言意味著什麼?外交部部長回答涉外問題是題中之義。同時,一些以前看似“對內”的部門,也不得不用國際化視角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教育部部長被問及西方價值觀與中國教材的問題;衛計委主任需要回答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更多中國産婦赴海外産子的問題……
哈薩克駐華大使努雷舍夫説,“兩會的影響力不僅僅局限于中國範圍。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舉足輕重,兩會對於全世界而言也是重要的事情。”同樣,世界的關注對兩會而言也是重要的事情,這種關注無疑成為中國國際化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