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2016全國兩會

我見證·我講述·我分享(聚焦熱議)

文章來源: 人民網 發佈時間: 2016-03-15 責任編輯: 肖冰
+|-

  復旦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參加當地社區舉行的今年元宵慶祝會。

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的膚色和語言、文化背景,約38萬名在華外國留學生作為中國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近期卻有著相同的關注熱點:正在進行的全國兩會。近日,我們深入幾所大學,走近這些來自異域的莘莘學子,詢問他們對兩會關注熱點的所思所想,傾聽他們對自己當下生活和學習的國度的政策走向的期待,同時也感受了其觀察中國社會的獨特視角。

①共擔環境保護責任

像億萬中國人一樣,眾多在華的外國留學生對兩會的民生話題格外關注。具體來説,他們聚焦的是與自身最密切相關的兩點:一是人民幣對本國貨幣的匯率和人民幣購買力,二是交通和環保。

來自新加坡、目前就讀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成生傑告訴筆者,他2014年9月剛來中國留學時,1新加坡元大約可兌換人民幣5元,但之後,人民幣對新加坡元升值。2015年8月,1新加坡元只能兌換4.5元人民幣。今年,新加坡元反彈到1元可約兌換4.7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走勢影響到他在華的留學成本。而對他生活開銷影響更直接的則是人民幣會不會變“毛”,也就是通貨膨脹會不會出現。成生傑的擔心應該是來自親身生活體驗:今年春節以來,蔬菜等一些農産品價格上漲幅度的確較大。“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傳遞出的資訊堅定而明確,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成生傑等留學生的上述擔心和疑慮。

南韓小夥子樸動現就讀于北京師範大學。在他看來,像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解決擁堵問題就是最大的民生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屬於疏導交通的治本之策,這將從根本上改善傳統城市住宅區、辦公區、商業區等功能分區設計,減少機動車使用強度,既可紓解交通又可減少尾氣排放。與多國留學生長期零距離接觸的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鄭承軍介紹説,環境問題尤其是霧霾鎖城一直是留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等一系列應對措施,力度空前,增強了留學生對保持“藍天”的信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留學生也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全民綠色行動,帶頭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爭作環保志願者。

②爭做文化交流使者

一部《梁山伯與祝英臺》話劇讓雲南師範大學的馬利留學生賽杜深深地迷上了中國文化。“我希望成為中國文化在我家鄉的傳播者。”他説。致力於傳播中國文化的還有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習舞蹈藝術的美國留學生中美,她根據自己在華學習舞蹈的體驗,提出中美舞蹈教育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她説,美國的舞蹈教育強調“自由”,對學生的要求相對寬鬆;而中國舞蹈教育要求必須培養深厚基本功,做到一板一眼,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在她看來,二者理念各異、特色鮮明,但是相得益彰,如果融合起來,效果一定最好,因此,她要把中國的舞蹈教育理念介紹給美國同行。

留學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産物,而以賽杜和中美為代表的在華留學生將有望把中外文化交流事業向前推進一大步。這對於常常被誤讀,備遭誤解困擾的中國來説,無疑是一件好事。

長期以來,中國由於其獨具特色的文化傳統和發展道路,再加上歷史原因,極易被一些外國媒體誤讀,甚至妖魔化,進而造成一些外國民眾對中國認知出現很大偏差。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突出強調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的現實背景。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政協委員汪國新表示,要把建設“一帶一路”作為推進中外文化交流、向海外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新契機,推動文化“走出去”。

在華外國留學生隊伍是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應該大力依靠的力量,他們浸潤于中國文化之中,在深入體驗和系統學習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成長為中國故事最出色的講述者。更重要的是,他們並不是中國社會的外來看客,而是深度參與的主角,他們一定會帶著深厚真摯的感情、向本土的朋友和國際人士,娓娓講述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深刻而感人的奮鬥故事。

③搶搭快速發展列車

“一帶一路”是今年兩會的熱詞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具體措施有: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用,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這使在華留學生不僅看到了本國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的光明前景,而且發現了自己事業發展的黃金機遇。烏茲別克姑娘、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學生愛咔介紹説,烏國內近年來興起了“中國熱”,像她一樣學習漢語的青年學生很多,他們都非常希望國家能從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最大程度獲益,她本人也能在積極參與其中,發展自己的事業。愛咔透露説,她正在進行相關研究,寫一篇關於如何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論文。

與她在烏國內的同伴相比,愛咔有一個可能的選擇:在華就地參與“一路一帶”建設。實際上,留下來工作,發揮自己獨特優勢,幹出一番事業,也是很多在華留學生的強烈願望。據鄭承軍介紹,在華留學生看好中國的未來,期待能有在華工作的寶貴機會,直接搭上“中國快車”。因此,他們特別關注中國政府出臺的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政策。令他們特別興奮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這方面著墨頗多,措辭鼓舞人心。“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産業等投資。支援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這些透著創新創業精神的表述,點燃了在華留學生投身參與的激情。來自哈薩克、就讀于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麗麗比較明確地表示出畢業後尋求在華發展的意願。透過兩會傳遞出的資訊,她相信,一系列支援外國留學生在華創新創業的具體政策如“綠卡”政策改革會配套跟進。

無論是回到本土還是留在中國,這些既了解本國情況、又熟稔中國文化的外國留學生都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將率先分享到中國持續快速發展帶來的機遇。而他們也將成為中國擴大國際産能合作,推進“走出去”戰略,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國際人才資源。

分享到:
0